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角招的意思、角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角招的解释

古乐章名。招,通“ 韶 ”。《孟子·梁惠王下》:“﹝ 齐景公 ﹞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説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 赵岐 注:“《徵招》、《角招》,其所作乐章名也。” 孙奭 疏:“必作其《徵招》、《角招》之者,盖徵以为事,角以为民,皆以招名之。” 朱熹 集注:“招与韶同……乐有五声,三曰角为民,四曰徵为事。招,舜乐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角招”一词的含义可从历史文献和文学创作两个维度解释,具体如下:

一、本义溯源:古代乐章名

  1. 来源与读音
    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下》,齐景公命太师创作“君臣相悦之乐”,即《徵招》《角招》两首乐章。其中“招”通“韶”,指舜乐,读音为“sháo”。
    五声(宫、商、角、徵、羽)中,“角”对应“民”,“徵”对应“事”,故《角招》可能蕴含安民、治事的寓意。

  2. 注释与延伸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强调“招与韶同”,赵岐、孙奭等学者也指出其与上古雅乐的关联。


二、文学创作:词牌名

南宋词人姜夔以“角招”为名创作自度曲,注“黄钟清角调”,表达怀旧寄情之意,如《角招·话离索》中“同话旧游,凄然枨触予怀”。赵以夫《虚斋集》中亦有同名作品。


三、诗词中的引用

宋代文人常以“角招”代指雅乐或寄托理想,如:


总结
“角招”既指先秦雅乐,又为宋词词牌,兼具礼乐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双重内涵。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孟子》原文或姜夔《白石道人歌曲》。

网络扩展解释二

《角招》的意思

《角招》是一个中文词汇,可以理解为“挖掘角色潜力”或“发掘人才特长”的意思。这个词常用在职场管理或教育培训中,指的是通过评估和发现个体的优势和特长,帮助其发挥最大潜力。

《角招》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角招》的拆分可以按部首进行,其中“角”的部首是“⺈”,表示“角”的意思;而“招”的部首是“扌”,表示“手”的意思。按照笔画来拆分,可以分为9个笔画。

《角招》的来源

《角招》这个词的来源比较难以确定,但它主要用于培养潜力和挖掘人才的领域,可能起源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这个词汇在近年来的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中越来越常见。

《角招》的繁体

《角招》的繁体字是「角招」,和简体字相同。

《角招》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演变和变革,因此《角招》也可能有不同的古时候写法。然而,对于《角招》并没有确定的古代写法资料。

《角招》的例句

1. 公司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采用角招的方法来发现和培养他们的潜力。

2. 教育界开始注重角招,希望挖掘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

《角招》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角色、招募、角度、招聘。

近义词:潜力挖掘、人才发掘、优势发掘。

反义词:角色限制、潜力浪费、不发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