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教条的意思、教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教条的解释

(1) [dogma;creed;doctrine;tenet]∶要求教徒绝对遵从的宗教信条。泛指要求人盲目信奉的僵化的原则、原理

(2) [dogmatism]∶指教条主义

详细解释

(1).旧时官署或学塾中所颁布的劝谕性的法令或规章。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公之为治,严不为烦,止除害本,不多教条,与人必信。” 宋 王安石 《送吴仲纯守仪真》诗:“久为 汉 吏知文法,当使 淮 人服教条。”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上》:“若有法,如教条政令而遵之,必如 李攀龙 之拟古乐府然后可,诗末技耳。”

(2).宗教中要求信徒信从遵守的信条。现指僵死的、凝固不变的某种抽象的定义或公式。亦指使人盲目接受或引用的清规、教义等。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假若今天不是中秋节,她决不会出来多事。这并不是她的心眼不慈善,而是严守着她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教条。” 柯灵 《香雪海·嫩芽需要滋润》:“少年儿童不喜欢在文学作品中读乏味的教条。”《新华文摘》1983年第3期:“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绝不把自己的理论当作死板的教条公式,而是为人们提供生动活泼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教条”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

1. 宗教与哲学范畴
指要求信徒绝对遵从且不容质疑的宗教信条。例如基督教通过大公会议认定的核心教义,或佛教中的戒律体系,均属于典型教条。这类规则往往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作为信仰实践的基础。

2. 社会与学术语境
引申为僵化、固化的原则或规范。例如古代官署颁布的法令(如唐代学塾规章)、现代某些领域机械套用的理论公式,均可能被称为教条。其核心特征是脱离实际情境,要求盲目接受。

3. 批判性概念(教条主义)
作为贬义词使用时,特指主观主义思维模式。表现为不分析事物变化规律,生搬硬套既有原则处理问题。例如老舍在《四世同堂》中描写的寡妇严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行为准则,即被批判为教条化思维。


补充说明:需注意教条本身具有中性属性,其负面含义主要源于应用方式。在宗教领域,教条是维系信仰体系的重要支柱;但在社会实践或学术研究中,僵化执行教条则会导致脱离实际。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教条的意思

教条是一个汉字词汇,意思是照本宣科,刻板地遵循某种教义或规定。它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过分死板、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拆分部首和笔画

教条的部首是教字头部,它的总共有8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教条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的《括苍子·序》一书中,用以形容某些人照本宣科、刻板遵守某种教规。

在繁体字中,教条的写法是「敎條」。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教条的书写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目前使用的标准字形是上述提到的,“教”字部首为“攴”,“条”字因其独特的结构没有可归属的部首。

例句

1. 他对一切事物都抱着教条的态度,从不接受其他人的意见。

2. 这个组织一直以来都秉持教条主义,不允许任何变革。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教条主义、教条化、教条性

近义词:刻板、僵化、死板

反义词:灵活、开放、创新

别人正在浏览...

白话北牖餔糟啜漓猜警草虫焯燿赤焮徂生丹菊丹徒布衣点地虭蟧动黏夺席谈经繁累法士朏朏分庭抗礼浮员函生豪犀黑龌话说贿门家竖警长九影均徧剧子抗性卡纸空穴来风滥竽充数俚鄙灵气马舆免臣殁世南维烹龙砲凤飘梁劈半儿绮寮青鸟殷勤清望骑射全简穰田人间天上戎卫儒闺傻劲儿梢门石萝失偶耍猴说长论短汰淘彤帏陷身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