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达言的意思、达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达言的解释

超脱豁达的言谈。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敬礼 谓僕:‘卿何所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吾尝叹此达言,以为美谈。” 晋 陆云 《岁暮赋》:“鉴通人之炯戒兮,惧 晏平 之达言。”《宋书·谢晦传》:“御 庄生 之达言,请承风以为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达言作为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古典文献两个维度解析。从构词法分析,“达”本义为道路畅通,引申为通晓、透彻;“言”指语言表达,故“达言”指通过精准的语言传递思想,达到沟通无碍的境界。《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时强调其“言辞通达明理”的特性,例如《礼记·缁衣》中“君子达言以导民”,指有德者用明晰言论引导民众。

在古汉语语用中,“达言”常与“慎言”形成对照,如《论语·卫灵公》提及“辞达而已矣”,朱熹注解时引申为“达言贵在恰如其分,不赘不晦”,体现了儒家对语言效用的辩证思考。现代汉语研究领域,王力《古代汉语》将其纳入“语义双合词”范畴,指出其构词逻辑反映古人“言以载道”的哲学观。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单独收录该词条,但在“达”字释义项中保留“表达透彻”的义项,可视为“达言”概念的存续依据。这种词汇流变现象印证了汉语词汇系统中古典语素与现代语义的传承关系。

网络扩展解释

“达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超脱豁达的言谈
    这是最常见的解释,指不拘泥于世俗、思想开阔的言论。例如三国时期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提到:“吾尝叹此达言,以为美谈”,此处“达言”即指友人杨修(字德祖)超然洒脱的见解。

  2. 直言不讳的表达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能够坦率表达观点”,强调语言上的直接和坦诚。


二、历史与文献依据

  1. 词源与用例
    “达言”最早见于魏晋文献,如晋代陆云《岁暮赋》中“鉴通人之炯戒兮,惧晏平之达言”,以及《宋书》中“御庄生之达言”,均以豁达超脱为核心语义。

  2. 构成解析

    • 达:既有“通晓事理”之意(如“通情达理”),也隐含超然物外的境界。
    • 言:指言论或观点。两者结合,更偏向思想层面的开阔而非单纯的直率。

三、使用建议

总结来看,“达言”的权威解释更偏向“超脱豁达的言谈”,而“直言”属于部分词典的引申义。如需深入考据,可参考《汉典》或曹植、陆云的原作。

别人正在浏览...

备知本券才操长幼崇尚虫沙猿鹤醋葫芦达贵打滚撒泼倒屣相迎低情曲意蕃弱分肌劈理高劭固阴和邻画板环拜黄垩皇上家婚对鞬子矫饰旧观口北逵市裤脚兰熏老师父猎禁漓江立邑礼制露醑漫浅梦撒撩丁缅惟棉纸明推暗就排数七大洲晴暖跫步崎峭上钩沈泯鷞鸠税舍邃寂损阙泰而不骄台使天文彤鱼威怯文学史梧岸枭骜袭承叶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