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详的意思、曲详的详细解释
曲详的解释
详细。 宋 苏洵 《史论上》:“经以道法胜,史则不然,事既曲详,词亦夸耀,所谓褒贬论赞之外无几。”
词语分解
- 曲的解释 曲 (⑥麯) ū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曲笔(a.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b.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
- 详的解释 详 (詳) á 细密,完备,与“略”相对:详细。详略。详情。详谈。周详。详实(详细而确实。亦作“翔实”)。语焉不详(说得不详细)。 清楚地知道:内容不详。 说明,细说:内详。 审慎:详平(审理案件审慎
专业解析
"曲详"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词典角度进行解释:
-
详尽记述;原委细说
- 指对事情进行详细、周全的叙述或说明,不遗漏细节和原委。侧重于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入性。
- 来源依据:此释义主要参考《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词典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权威工具书,对词义的考释较为详尽。
- 例句参考:如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相公》中“若欲知其(狐仙)由来,请为足下曲详之”,意为“如果想要知道它的来历,请让我为你详细道来”。
-
委婉详尽地表达
- 指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将意思表达得详尽透彻。侧重于表达方式的巧妙和细致。
- 来源依据:此释义同样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收录和解释,该词典在释义时也注意到了词语在具体语境中表达方式的微妙差异。
- 例句参考:在需要顾及对方感受或涉及敏感话题时,说话者可能会选择“曲详其意”,即用婉转的方式把事情说清楚。
“曲详”的核心含义在于“详”,即详细、详尽。其“曲”字,既可理解为对事件本末原委的“曲折”进行详细探究和叙述(第一义),也可理解为表达方式上的“委婉曲折”以求详尽达意(第二义)。它是一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书面语或对古典文献的解读中。
引用来源说明:
- 主要释义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 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这是一部大型的汉语语文辞典,具有很高的学术权威性。
- 例句来源:《聊斋志异·胡四相公》(蒲松龄 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用例具有代表性。
网络扩展解释
“曲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曲详”指详细、周密的描述或叙述,强调对事物或事件的细致阐述。其中“曲”取“周密、详尽”之义,“详”则直接表达详细之意,两者组合强化了词义的完整性。
二、词源与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苏洵的《史论上》:“经以道法胜,史则不然,事既曲详,词亦夸耀”,此处通过对比经书与史书的写作特点,说明史书更注重对事件细节的详尽记录。
三、使用场景
- 学术研究:如历史文献分析中,用于评价史书对事件的详细记载。
- 文学创作:指代小说、散文中对情节或人物的细腻刻画。
- 日常表达:可用于强调对某事的深入说明,如“此事需曲详道来”。
四、注意要点
- 读音差异:部分词典标注为qū xiáng(如),也有标注为qǔ xiáng(如、3),可能与方言或历史音变有关,建议以《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为准。
- 与“详曲”区别:中提到的“详曲”是倒序词,含义偏向“审慎处理案件”,与“曲详”无关,需注意辨析。
五、近义词
可替换为“详尽”“周详”“细述”等词,但“曲详”更具古文色彩,多用于书面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白劫杯觥交杂编辑部采葑采菲厕所赤卒辞服大貂大阍渎扰薾弱二之日发刻番客辅助货币苟活霍落角韈礁嶢迹附踞傲据窃抗策馈送老子吝选立人笼僮落忽络驿谩歌命路密启纳采拿获奴戮披靡平活屏气敛息签字切接邱茔拳跼桑穰剩菜生议神上使蛇市柿糕脡脊拓造土腥气违程五精瑕过献谋仙气县署衔啼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