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束肩敛息的意思、束肩敛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束肩敛息的解释

缩肩屏息。形容恭顺的样子。 三国 魏 诸葛亮 《蒋苑·威令》:“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束肩敛息”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ù jiān liǎn xī,其核心含义是形容人因敬畏或恭顺而缩起肩膀、屏住呼吸,保持谨慎、顺从的姿态。具体解析如下: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最早见于三国时期诸葛亮《蒋苑·威令》:“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
(注:此处出处可能存在争议,因诸葛亮为蜀汉人物,而“三国魏”或为文献记载误差,但成语用法已固定化。)

3.使用场景与例句

4.近义词与关联表达

5.注意事项

部分词典(如)提到该词也可形容“羞愧、惭愧”,但此用法较为少见,主流解释仍以“恭顺”为主。

如需更完整释义或不同语境下的例句,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束肩敛息

《束肩敛息》是一个成语,意为收敛起双肩,停下呼吸。它形容人在困境或压力下暂时放松心情,调整自己的节奏与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束肩敛息》的拆分部首分别为束、肩、敛、息,四个字的总笔画为22画。

来源:

《束肩敛息》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儿女英雄传》。该作品出自清代作家纪晓岚之手,其中写到“君子人者,敢于危难者也。故君子人之身有千虑,百发百中,其入则束肩敛息矣。”因此,该成语形容了在危机时刻能保持冷静、应对自如的人。

繁体:

《束肩敛息》的繁体字为「束肩斂息」。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法中,「束肩敛息」的字形稍有差异,如「束」的写法为「式」,「肩」的写法为「臣」,「敛」的写法为「彦」,「息」的写法为「自木」。

例句:

1. 在困境中,他能够束肩敛息,克服一切困难。

2. 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学会束肩敛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组词:

1. 敛步待发:形容人准备好要立即行动。

2. 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无计可施。

近义词:

沉着应对、泰然处之。

反义词:

慌乱无措、失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