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醮坟的意思、醮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醮坟的解释

祭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醮坟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由“醮”与“坟”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在坟墓前设祭、祭祀亡者的仪式。以下是具体释义与考据:


一、字义分解

  1. 醮(jiào)

    《汉语大词典》释为“祭祀仪式”,特指设坛祭神或超度亡魂的典礼,如道教中的“打醮”。其本义与祈福、禳灾相关,引申为对亡者的追思活动。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

  2. 坟(fén)

    《说文解字》注:“坟,墓也。”指埋葬逝者的土丘或墓地,后泛指坟墓。

    来源: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1963.


二、词义解析

醮坟即“于坟前举行祭祀”,常见于以下语境:

文献例证:

清代《清史稿·礼志》载:“丧礼……殡后择日醮坟,亲属奉牲醴奠告。”印证其作为丧葬礼仪的环节。

来源:赵尔巽. 《清史稿》[M]. 中华书局, 1977.


三、文化背景

该词根植于中国传统“慎终追远”的伦理观念,体现儒家孝道思想与祖先崇拜的结合。其仪式兼具宗教性与世俗性,旨在维系家族血脉纽带,祈求祖先庇佑子孙。

学术参考:

“醮坟之礼,实为生者与亡者的对话仪式,通过物质供奉与精神沟通,达成阴阳两界的和谐。”

来源:李安宅.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M]. 商务印书馆, 1931.


四、现代使用

当代语境中,“醮坟”多见于方言或民俗研究文献,口语中多称“上坟”“扫墓”。其仪式虽简化,但核心文化内涵仍存续于华人社会的祭祀传统中。

来源: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M].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注:部分古籍原典链接需访问专业数据库,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现代著作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平台获取全文。)

网络扩展解释

“醮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祭祀祖先相关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及文化背景可归纳如下:

1.基本释义

“醮坟”指祭祀祖先坟墓的仪式,即“祭墓”。其中:

2.仪式内容

传统醮坟活动包括在祖先墓前燃香、献花、烧纸钱,并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与感恩,同时祈求家族平安、健康。

3.文化意义

4.历史演变

古代“墓”指平地无封土的葬处,“坟”为起土堆成,而“冢”等级更高,多用于贵族或重要人物。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概念逐渐混用,但部分方言仍保留传统区分。

5.相关词汇

如需更详细的地方习俗或仪式流程,可参考民俗研究资料或地方志(如中提到的建瓯文化)。

别人正在浏览...

安车拌磕被笼薜萝衣惨澹经营成奸踔絶黜辱初昔丹直大媳妇风华正茂坟记改意告善旌攻过箴阙国家酣豢合龙门后辟惶惕懽呼交护贾肆竞赛九箴技蓺开话慨然应允吭哧克宁军宽隐缆绳棱层琳腴明人不作暗事秘逸末杀陌上桑间拏事贫无立锥之地佥判桥起奇技淫巧青圆泣嗁荣翰荣赏韶朗殊荒悚敬淘碌惕励头昏眼晕图德五道神向义鲜荣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