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黜辱的意思、黜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黜辱的解释

贬斥受辱;贬斥侮辱。《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战战兢兢,常惧黜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镇南徐州刺史启》:“臣乏素能,或所不任,况在忧年,必取黜辱。”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不可触犯人家的宗教,只有*********是不妨黜辱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黜辱"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黜"和"辱"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通过贬斥、罢免官职的方式使人蒙受羞辱,常用于描述古代对官员或士人的一种惩罚性处置。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黜 (chù)

    • 本义:贬退,罢免。《说文解字》释为"贬下也",指剥夺官职或降低地位。
    • 引申义:排斥、废除(如"黜陟"指官吏的罢免与升迁)。
  2. 辱 (rǔ)

    • 本义:羞耻,屈尊受屈。《说文解字》释为"耻也",强调尊严受损的状态。
    • 引申义:侮辱,使蒙羞(如"折辱""羞辱")。

二、复合词释义


三、典籍例证

  1. 《汉书·贾谊传》:

    "谊既以黜辱,复为梁怀王太傅。"

    释义:贾谊因遭贬谪受辱,后被任命为梁怀王的太傅。

  2. 《后汉书·党锢列传》:

    "宦官讽有司奏膺等,帝怒,下膺等狱,黜辱终身。"

    释义:宦官唆使官员诬告李膺等人,皇帝震怒将其下狱,终身罢免并羞辱。


四、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释义参考:卷12,页389)

  2.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2013.
  3. 班固. 《汉书》[M]. 中华书局点校本.
  4. 范晔. 《后汉书》[M]. 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黜辱”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黜”和“辱”两个单字组成,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解释

指通过贬斥、罢免等手段使人受辱或丧失尊严的行为,多用于形容对地位较高者的贬低或羞辱。例如《后汉书》中提到“常惧黜辱,以增父母之羞”,体现了一种因担忧被贬斥而受辱的心理。


二、构成分析

  1. 黜(chù):本义为罢免、降职,如“黜退”;
  2. 辱(rǔ):指耻辱、羞辱,如“丧权辱国”。
    二字组合后,既包含罢免的实际行为,又强调行为带来的精神羞辱。

三、文献用例

  1. 古代典籍:
    • 《后汉书·列女传》中描述女性因担忧“黜辱”而谨言慎行;
    • 南朝江淹在奏启中提到“必取黜辱”,表达对贬斥的隐忧。
  2. 现代引用:
    戏剧理论家洪深在著作中提及“黜辱异教徒”,体现该词在特定语境下的批判性。

四、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中的用法,可查阅《后汉书》或江淹相关作品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按实百戏人辨色冰茧不顿斥尊从臾大清电转儿琱刻锻淬乏絶饭车峰巅附见歌篇诟訿广大教化主龟曳尾海禁汗沟悍民暠皓河川怀藏麾军回佞讲搜解骖臼科开闸款旧辣不唧儿连质凌牀臝葬纳谏如流内范配位鹏溟疲骖千变万状箧匮清监青霓穹天穷昼权说却去逝路霜殿送传锁伏板通洽头兜帏幕无节竹妩眉污泥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