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节约而简易。 唐 韩云卿 《崔太师家庙碑》:“爰立寝庙,不忘俭易,卑不狭陋,广不踰制。”
(2).犹言吉凶好坏。俭,通“ 险 ”。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从此观之,蓍龟之情,儻有随时俭易,不以诚邪?将世无 史苏 之材,识神者少乎?” 汪继培 笺:“《易·繫辞上》传云:‘辞有险易。’《释文》引 京房 注:‘险,恶也;易,善也。’”
“俭易”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指生活或行事方式既节约又简单。这一含义在古籍中常被使用,例如唐代韩云卿《崔太师家庙碑》提到“卑不狭陋,广不踰制”,体现了俭易的核心理念。现代语境中,该词可引申为一种朴素务实的生活态度。
此为较生僻的古义,其中“俭”通“险”,表示险恶;“易”指平顺,合指吉凶变化的状况。汉代王符《潜夫论·卜列》中曾用此义:“蓍龟之情,儻有随时俭易”,此处通过通假表达事物发展的双重可能性。
现代取名时,“俭易”被赋予积极寓意,如“克勤克俭”“平易近人”等。但需注意,通假用法在现代已极少使用,日常理解以第一层含义为主。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涉及古籍需特别注意通假现象。
俭易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它有两个主要的意思。一是指节俭、朴素,即不奢华、不浪费的生活方式。二是指事情容易办理、容易实施。
俭这个字由亻部和㇒部组成,亻表示人,㇒表示言语喊叫的声音。它的总笔画数是9,依次是1、4、4。
易这个字由日部和勿部组成,日表示太阳,勿表示禁止。它的总笔画数是8,依次是4、4。
俭易这个词语的来源较早,可以追溯到《周易》中的经卦名。它的繁体字为儉易。
在古代汉字中,俭易的写法与今天有所不同。俭的旧字形是省字加上尔,形状类似于“厂”。易的旧字形是替字加上日,形状类似于“辶”。
1. 他过着俭易的生活,从不乱花钱。
2. 这个问题很俭易解决,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步骤。
组词:
俭省、俭朴、俭约、俭顾、俭陋
近义词:
节俭、朴实、简朴、简单、易行
反义词:
奢华、浪费、昂贵、复杂、困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