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俭静的意思、俭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俭静的解释

谓恬静寡欲。 唐 李廓 《上令狐舍人》诗:“近来唯俭静,持此答深知。”《新五代史·杨邠传》:“ 邠 为人颇俭静。” 明 李东阳 《淡轩记》:“且君以其身教於其家,故其子 縝 为工部都给事中,文学论议表见於世,而持身俭静有家法,其得乎澹之义者为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俭静”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俭”和“静”两个字组合而成,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性情或生活状态。其核心含义包含节俭朴素与恬淡安宁两个方面。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1. “俭”的含义:

    • 本义指自我约束,不放纵。引申为节省、不浪费财物,生活朴素。《说文解字》释“俭”为“约也”,即约束之意。在品德层面,“俭”体现为一种克制欲望、珍惜物力、不尚奢华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例如《论语·八佾》中“礼,与其奢也,宁俭”强调了“俭”在礼仪中的重要性。来源:《说文解字》;《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 “静”的含义:

    • 本义指审慎、安宁、不动。《说文解字》释“静”为“审也”,段玉裁注:“采色详审得其宜谓之静…安静本字当从立部之竫。”引申为安静、平静、恬淡、不浮躁。在形容人时,“静”指内心平和、情绪稳定、不慕纷华、安于淡泊的精神状态。例如《礼记·大学》有“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来源:《说文解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礼记·大学》。
  3. “俭静”的合成含义:

    • 将“俭”与“静”结合,“俭静”一词综合了物质生活的节俭朴素与精神世界的恬淡安宁两层意思。它形容一个人:
      • 在物质生活上: 崇尚节俭,不追求奢华享乐,安于清贫或简朴的生活。
      • 在性情心境上: 淡泊名利,内心平和宁静,不为外物所扰,性情沉稳安详。
    • 这个词常用来赞美人的高尚品德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尤其在古代文献中描述隐士、贤人或具有高尚情操的士大夫时多见。例如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中提到相关词义时,体现了对这类品格的重视。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王念孙《广雅疏证》。

“俭静”意指生活节俭朴素,性情恬淡安宁。它是对一种克制物欲、安贫乐道、内心平和、远离喧嚣浮躁的理想人格和生活境界的概括。

网络扩展解释

“俭静”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恬静寡欲”,常用于形容人淡泊平和、不慕物质的生活态度或性格特质。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由“俭”与“静”组合而成:

    • 俭:指生活节俭,不奢侈,与“奢”相对(如“勤俭建国”)。
    • 静:指心境安宁、平和,无纷扰。 合指通过节制欲望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超然,体现对物质追求的淡泊。
  2. 出处与用法
    该词多见于古典文献与历史记载:

    • 唐代诗人李廓在《上令狐舍人》中以“近来唯俭静”表达友人淡泊自守的品格;
    • 《新五代史》用“为人颇俭静”描述杨邠简朴宁静的为人;
    • 明代李东阳的《淡轩记》进一步以家风传承的角度阐释这一特质。
  3. 结构解析
    该词属于并列式复合词,“俭”与“静”在语义上相辅相成,既强调外在行为的节制,又突出内在心性的平和,整体体现中国传统哲学中“克己复礼”的修身理念。

提示:该词在现代使用较少,多出现在古文分析或历史人物评价中。如需更详细例证,可参考《全唐诗》《新五代史》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览...

案摩安宜便利比目碧筒杯驳讥蝉化痴话川水从长计较答剌罕黨八股等价连城递日地主之谊东京大学燔书坑儒风虎云龙分域副产物浮险哽噎耇长关爱圭影果隋汗简坏微毁瘵降丧菅茅金芝九译谲说局境拘学来处不易领路旅逸没后程内号驽马十舍朴简鸧鸡羬羊起伯青衫三头不辨两生力军神幕拾萤水粪枢密太尉书僮题品吐浑袜材王后卢前违灭小经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