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简化字的意思、简化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简化字的解释

简体字。如:轿是“ 轿 ”的简化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简化字是汉字标准化进程中形成的规范字形体系,指在繁体字基础上通过结构简省或笔画缩减形成的汉字形体。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简化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公布的笔画较简、结构较简的汉字字形”,例如“国”(源自“國”)、“爱”(源自“愛”)。

从历史发展看,简化字源于汉字简化的系统性工程。1956年国务院颁布《汉字简化方案》,明确以“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为原则,选取民间广泛使用的俗体字、草书楷化字等作为标准字形。1986年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共收录2235字,成为当代规范汉字的法定依据。

简化方式主要包括三种:

  1. 局部简省:如“婦”简化为“妇”,保留“女”部并简化右半结构;
  2. 同音替代:如“後”与“后”合并,以笔画少的字形承担多义;
  3. 草书楷化:如“專”简化为“专”,取草书连笔特征形成新字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简化字在教育、出版、公务等领域具有法定地位,但文物典籍、书法艺术等特殊领域仍允许保留繁体字使用。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进一步确认了简化字在信息化时代的规范作用。

网络扩展解释

简化字是汉字简化过程中产生的规范字体,具有以下核心特征和背景:

一、定义与基本概念 简化字指通过官方方案减少笔画或合并字形形成的汉字,如「龙」替代「龍」、「书」替代「書」。其核心目标是提高书写效率,是相对于繁体字的概念。

二、历史发展

  1. 早期简化:汉字简化自古有之,如小篆到隶书的演变。
  2. 现代进程:
    • 1935年国民政府发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次年废止。
    • 1956年中国大陆实施《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发布《简化字总表》。
    • 1986年重新确认简化字标准,废除「二简字」。

三、简化方式

四、影响与争议

五、相关概念辨析

示例对比: | 繁体字 | 简化字 | 简化方式 | |--------|--------|----------------| | 龍 | 龙 | 草书楷化 | | 車 | 车 | 轮廓简化 | | 頭 | 头 | 符号替代(「豆」→「大丶」)|

(注:更多案例可参考《简化字总表》)

别人正在浏览...

阿好傲侈彬炳并集碧霞元君祠驳乱伯俞泣杖铲灭衬衣串街走巷村拗打簧表大伙道儿顿呼二戴耳目官冯宫刮肠篦槐位黄梨警肃崛彊浚堑躨跜老妈垒块路堤落夜曼理密裁冥屋木寓马逆施倒行盘术铺扬牵红丝穷里绮绅起座权节取尤人造行星日度伤蹶赏眺沙饧蛇书师舶説化琐族讨习听望通要王德危巅物鬽吴緜闲润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