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簡化字的意思、簡化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簡化字的解釋

簡體字。如:轎是“ 轎 ”的簡化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簡化字是漢字簡化過程中産生的規範字體,具有以下核心特征和背景:

一、定義與基本概念 簡化字指通過官方方案減少筆畫或合并字形形成的漢字,如「龍」替代「龍」、「書」替代「書」。其核心目标是提高書寫效率,是相對于繁體字的概念。

二、曆史發展

  1. 早期簡化:漢字簡化自古有之,如小篆到隸書的演變。
  2. 現代進程:
    • 1935年國民政府發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次年廢止。
    • 1956年中國大陸實施《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發布《簡化字總表》。
    • 1986年重新确認簡化字标準,廢除「二簡字」。

三、簡化方式

四、影響與争議

五、相關概念辨析

示例對比: | 繁體字 | 簡化字 | 簡化方式 | |--------|--------|----------------| | 龍 | 龍 | 草書楷化 | | 車 | 車 | 輪廓簡化 | | 頭 | 頭 | 符號替代(「豆」→「大丶」)|

(注:更多案例可參考《簡化字總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簡化字的意思

簡化字是指通過減少漢字的部首或者删減筆畫,從而簡化漢字的文字形态。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漢字書寫和認讀的效率。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對于簡化字來說,拆分部首是指将漢字的部首進行分解,隻保留其中的一部分作為新字的構成部分。而拆分筆畫則是指減少原本漢字的筆畫數量,使其更為簡單易寫。

來源

簡化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當時政府為了提高整個國家的文化素養和提升國民識字水平,對漢字進行了大規模的簡化。這種簡化字體系最初被稱為“簡體字”,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現在所稱的“簡化字”。

繁體

相對于簡化字而言,繁體字是指保留了傳統漢字的完整文字形态的字體。繁體字在一些地區仍然被廣泛使用,如台灣、香港和澳門等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相對較為繁瑣。每個漢字的構造、筆畫數量和部首的位置都有嚴格的規定。這導緻了當時的漢字很難書寫和識别。

例句

1. 感謝簡化字的出現,現在我可以更快地書寫漢字了。

2. 學習簡化字确實能提高漢字的識讀效率。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簡化字學習、簡化字體、簡化字表

近義詞:簡化、減簡、簡易化

反義詞:繁體字、複雜字、傳統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