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垒块的意思、垒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垒块的解释

[knot in one's heart] 比喻心中郁积的不平之气

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烧之。——《世说新语·任诞》

详细解释

谓心中郁结的不平之气。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籍 胷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明 李贽 《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於千载。”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6*四章:“不免借古人的酒杯,来浇自己之垒块;而嬉笑怒骂,便也都成文章。”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垒块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垒块(lěi kuài)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双层含义的词汇,既指具体物质,也用于形容抽象情感状态。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本义:堆积的土石或块状物

指土块、石块等堆积而成的块状物,强调其粗重、不规则的形态。

出处:该义项源于古代文献对自然或人工堆叠物的描述。如《汉书·贾山传》有“垒土块石”之语,虽非直接使用“垒块”一词,但体现了“垒”与“块”组合表意的逻辑基础。

示例:

“院墙由夯土垒块筑成,厚重古朴。”


二、引申义:郁结于胸的愤懑不平之气

此为更常用的比喻义,形容心中积聚的忧愤、愁闷或志向未酬的压抑感,近似“块垒”“郁结”。

出处:

  1. 《世说新语·任诞》(南朝宋·刘义庆):

    “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此典奠定“垒块”的情感隐喻,后世文人多沿用此意。

  2. 文学传统:

    苏轼《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中“肺肝欲生芒,垒块仰须浇”,延续以酒消愁的意象。

用法特点:


三、权威词典释义佐证

  1. 《汉语大词典》:

    明确分释“垒块”为:①土石堆积物;②比喻胸中郁结的不平之气。

  2. 《辞源》:

    强调其引申义“心中郁结不平”源自《世说新语》,并关联“块垒”“磊块”等同源词。


四、现代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垒块”的本义较少单独使用,多出现于古建筑或考古语境;而引申义仍活跃于文学评论、历史研究及成语化表达(如“块垒难消”),成为中文情感书写的重要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书》解读(中华书局点校本)
  2. 《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笺注,中华书局)
  3. 《苏轼诗集》(王文诰辑注,中华书局)
  4.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5.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6. 古典文学意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论著)

网络扩展解释

“垒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ěi kuài,其核心含义指心中郁积的不平之气或难以排解的愁闷情绪。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垒块”原指堆积的土石或块状物,但在文学语境中多用于比喻内心郁结的愤懑、不平。例如《世说新语·任诞》记载:“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即用酒来消解胸中郁气。

2.出处与用法

3.近义词与相关表达

4.现代应用

多用于书面或文学作品中,形容难以释怀的情绪。例如:“他半生坎坷,胸中垒块唯有寄情山水方能稍解”。

“垒块”通过具象的“堆积物”隐喻抽象的情感压抑,生动体现了汉语以物喻情的表达特点。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世说新语》或相关文学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扳联变形记不射宿材吏裁衣陈谏尘务车幰出卖丛拥寸言悼栗调伏蹲聚夺门发软负重含汙嘎调供支寒腹短识喝风呵烟合同异槐柯混天撩日火光兽奬进江左聚沙崆峒子乐德犛牛六朝隆厚哤襍门氏眇冥密严内妇匿谋嫖客疋练窍隙弃朝起锚秋蛩全天候覰见日规日异月新深宫摅情夙诺速怨踏戽桃李之教通脚危言象邸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