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匠籍的意思、匠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匠籍的解释

匠人的户籍。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北征之马聚於马房,营造之兵终归匠籍。” 吴晗 《先元璋传》第五章二:“在 明代 户籍中,军籍和民籍、匠籍是主要的户口。”参见“ 匠户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匠籍”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中的一种特殊类别,主要用于管理手工业者。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匠籍是官府将从事手工业或工程建造的工匠家庭编入的特种户籍。这类户籍具有世袭性,匠户需世代承担官府指定的劳役或生产任务。

二、历史演变

  1. 唐宋时期:唐代称“番匠”,宋代称“当行”,已有类似匠籍的登记制度。
  2. 元代发展:蒙古统治者将战争中俘获的工匠编为匠户,分为“系官匠户”(归官府或军队)和赏赐贵族的私属匠户。
  3. 明代完善:匠籍与民籍、军籍并列为三大主要户籍,匠户需通过“轮班”(定期服役)或“住坐”(常驻官府)方式服役。

三、制度特点

四、终结与影响

清代废除匠籍制度,结束了持续约4个半世纪的强制匠户服役体系。这一制度虽保障了官府手工业需求,但也限制了工匠的自主发展。

扩展说明:吴晗在《朱元璋传》中指出,明代匠籍人口规模庞大,是支撑官方手工业的核心力量。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双溪杂记》《新唐书·百官志》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匠籍是什么意思

匠籍是指古代中国职业户籍制度中属于技术工人的一种身份认定。匠籍制度起源于战国时期,主要用来管理和认定各种手工艺人的身份和技能水平。

拆分部首和笔画

匠:具有两个部首,左边是刀刂,右边是立刀。它的总笔画数为7。

籍:具有三个部首,上边是竹,左边是竖心,右边是竖心。它的总笔画数为10。

来源和繁体

匠籍这个词源于《尔雅·释职》。在古代,匠籍是指所有从事手工艺工作的人的身份证明和户籍记录。

在繁体字中,匠籍被写作「匠籍」,保持了和简体字一致的拆分和意思。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中,「匠籍」的写法略有不同。其古代汉字的写法为「匠籍」。

例句

1. 他的家族世代都是匠籍,技艺精湛。

2. 通过获得匠籍,他得以在古代社会地位得到保障。

组词

1. 匠心:指匠人独特的匠心造就的精品。

2. 匠艺:指匠人所具备的技艺和技术。

近义词

工籍

手艺人籍

反义词

庶民

百姓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