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南宋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和书法家,被誉为继苏轼之后又一艺术全才。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解析:
词作
其词以“清空骚雅”著称,语言精炼含蓄,情感细腻。代表作《扬州慢》借景抒怀,暗含家国之悲;《暗香》《疏影》咏梅寄情,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音乐贡献
精通音律,自创词牌17首并标注工尺谱(古代记谱法),收录于《白石道人歌曲》,是研究宋词音乐的重要文献。
书法理论
著有《续书谱》,批判唐代书风“平正为失”,主张取法魏晋,强调自然意趣,影响南宋书学发展。
姜夔被列为“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其词与周邦彦并称“南北婉约双峰”。虽一生潦倒,却以多领域成就成为南宋文化史上的标志性人物。
《姜夔》是一个中文姓氏和名字的组合,它可以当作一个姓氏使用,也可以作为一个人的名字。姓氏“姜”在中国较为常见,而“夔”则较为罕见。
《姜夔》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女”和“夂”。部首“女”表示与女性有关,而“夂”则表示一种行走的动作。它们的笔画数分别为“3”和“5”。
《姜夔》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姓氏和名字的起源。在繁体中文中,它的写法为「姜夔」。
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姓氏“姜”的字形比较稳定,很早就已有固定的形态。名字“夔”在古代有多种写法,如小篆、大篆、隶书等,因此其字形会有些差异。
在《姜夔》这个词中,我们可以以一句话来举例使用:“姜夔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与“姜夔”相关的其他词汇有:
关于“姜夔”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不常见,因为它是一个特定的姓名组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