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议论辨。 元 戴良 《吴原伯哀辞序》:“有疑则进而质之父师,退而与其弟 沉 私相讲辨。”
“讲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ǎng biàn,其核心含义是讨论、辨析和辨别是非。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根据权威词典解释,“讲辨”指通过讨论和辨析来明辨是非、分辨真伪,强调理性思考和判断的重要性。例如在复杂情境中,需通过深入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古籍引用
元代戴良的《吴原伯哀辞序》中提到:“有疑则进而质之父师,退而与其弟沉私相讲辨。” 这里的“讲辨”指私下讨论并辨析疑问。
使用场景
与“辨”字的关联
“辨”本义为区分、判别(如“辨别”“明辨是非”),而“讲辨”结合了“讨论”与“辨析”的双重动作,体现通过交流深化理解的过程。
“讲辨”不仅是一种语言交流方式,更是一种理性思维方法,适用于学术、伦理等需深度分析的场景。
讲辨是一个中文词汇,意思是“进行辨析或解说”。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其中“讲”表示向人们解说或说话的意思,“辨”表示辨析或辨别的意思。
讲辨这个词的部首是言,意味着与言语相关。它的总笔画数是11,分别是“讠”部4画,而“辨”部7画。
讲辨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相对较少,主要出现在一些较为正式或文学性质的场合。在繁体字中,“讲辨”分别写作“講辨”。
在古代汉字中,讲辨的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例如,根据《康熙字典》的解释,讲的意思可以用“警”来替代,而辨可以写作“復”或“覍”。
1. 我们需要讲辨这个问题的各个方面,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 他非常善于讲辨复杂的概念,让人一目了然。
3. 这本书是一部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讲辨的著作。
1. 讲解:解说或解释。
2. 辩论:就某个问题或观点展开辩论。
3. 辨析:辨别事物之间的区别或差异。
1. 论述
2. 说明
3. 解说
1. 听从
2. 接受
3. 盲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