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东胶西序的意思、东胶西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东胶西序的解释

《礼记·王制》:“ 夏后氏 养国老於东序,养庶老於西序…… 周 人养国老於东胶,养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郑玄 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在西郊。”东胶、西序本为 夏 周 之小学、大学,后用以泛指兴教化、养耆老的场所。《陈书·儒林传·沉不害》:“故东胶西序,事隆乎三代;环林璧水,业盛於西京。” 唐 杨炯 《大唐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东胶西序,云阁蓬丘;国号 陶唐 ,家成 邹 鲁 。”《旧唐书·太宗纪上》:“释菜合乐之仪,东胶西序之制,养老之义,遗文可覩。”亦作“ 东序西胶 ”。《陈书·徐陵传》:“巡省方化,咸问高年,东序西胶,皆尊耆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东胶西序”是古代文献中用于描述教育及养老场所的专称,其含义可结合词源与文献记载分三方面解析:

  1. 词源与基本定义 该词出自《礼记·王制》,记载了夏、周两代的学校制度:“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 东胶:周代大学,位于王宫东侧,用于奉养退休的“国老”(高级官员)。
    • 西序:夏代小学,位于西郊,用于奉养“庶老”(普通官员或平民长者)。
  2. 功能与演变 夏、周两代对教育机构的划分有所不同:

    • 夏代以“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兼具养老与教化功能;
    • 周代则设“东胶”为大学、“虞庠”为小学,延续了奉养与教育的双重作用。
      后世将“东胶西序”合称,逐渐演变为泛指古代官办教育及养老场所,如唐代杨炯在碑文中以“东胶西序”代指学校体系。
  3. 文化意义 该词体现了古代“尊老重教”的传统,通过奉养有德长者实现知识传承与社会教化。如《陈书》称“东胶西序,事隆乎三代”,强调其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注意:部分非权威资料(如)提到“比喻布局有序”,此为现代引申义,古典文献中未见此用法,需结合语境谨慎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东胶西序这个词来源于古时的汉字写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一个成语。下面是关于东胶西序的详细解释和相关内容: - 这个词的意思: 东胶西序是指东方和西方的文化、经验或思想相结合或相互交流的过程。它强调了东方和西方的相互适应和互相取长补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互鉴。 -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东胶西序这个成语的部首是“十字旁”,总共有11个笔画。 - 来源: 东胶西序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它可能是根据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相交融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来命名的。 - 繁体字形: 东胶西序这个成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東膠西序」。 -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但东胶西序这个成语在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基本保持一致,使用相同的字形和结构。 - 例句: 1. 合作是实现东胶西序的关键。 2. 通过学习西方科技,我们可以实现东胶西序。 - 组词: 东西方、胶东、序言、顺序等都可以与东胶西序组成新的词语。 - 近义词: 东西文化融合、东方智慧与西方科技的结合等可以作为与东胶西序近义的词语。 - 反义词: 东方和西方文化相对立、互不融合等可以视为东胶西序的反义词。 以上是关于东胶西序词意、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字、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