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识短浅。《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他媳妇见短,不见尚书家来接,只道丈夫説谎。”
暴露短处。《史记·李斯列传》:“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於大臣,非所以示神明於天下也。”《汉书·娄敬传》:“上使 刘敬 復往使 匈奴 ,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胔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
“见短”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及用法:
指见识短浅
表示个人认知或判断力不足,常用于形容因目光局限导致的认知缺陷。
指暴露短处
指在言行中不经意间显露自身缺点或弱点。
需注意与“自寻短见”(自杀)等词语区分,后者中的“短见”为名词性短语,含义完全不同。
如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现代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成语辞典。
《见短》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指因时间或者条件限制,只能简单看一下或者观察一小会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于表达在有限时间内对某事的初步了解。
《见短》的拆分部首是「见」和「短」,其中「见」的部首是「⺊」,总共有4画;「短」的部首是「矢」,总共有5画。
《见短》一词来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三年不见短,本朝有容。”可以看出,这个词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在繁体字中,「见短」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见短」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是以「见」和「短」两个字形组合而成。
1. 他忙得只能对这个问题见短,暂时没有更多时间去深入探讨。
2. 这个研究是初步的,只能见短,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以确定结论。
- 见解: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
- 见地:对事物的认识、见解和判断。
- 见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
- 简单了解
- 目测
- 粗略观察
- 细致观察
- 深入研究
- 仔细了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