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荐璧的意思、荐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荐璧的解释

进献璧玉。借指投降。《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窃以一餐微施,尚復投殞;况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唯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所以踌躇,未遑荐璧。” 胡三省 注:“荐璧,谓衔璧而降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荐璧”是古代汉语中较为罕见的礼仪用词,由“荐”与“璧”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为“进献玉璧以表诚敬”。具体释义如下:

一、字义解析

“荐”本义指草席,引申为进献、呈奉,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若获荐币,修垣而行”;“璧”为古代圆形扁平玉器,象征贵重与信义,常用于祭祀、朝聘等正式场合。二字组合后,特指通过进献玉璧表达对神灵或尊者的崇敬与诚意。

二、文化内涵

荐璧行为多见于先秦礼仪制度,属于“贽见礼”范畴。根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玉璧为“六瑞”之一,是诸侯朝见天子时的重要信物。例如《礼记·郊特牲》提到“束帛加璧,往德也”,印证了玉璧在仪式中的象征意义。荐璧不仅体现物质价值,更承载“以玉比德”的伦理观念,如《诗经·卫风·淇奥》中“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即借玉喻人。

三、文献例证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荐璧于王”以示臣服;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注“怀琬琰之华英”时,亦提及“玉璧为祭祀之重器”。此类记载表明荐璧在政治、宗教活动中的实际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

“荐璧”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差异,但核心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进献璧玉,常用于象征投降或归顺。这一用法源自《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的记载:

“窃以一餐微施,尚復投殞;况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未遑荐璧。”
胡三省注:“荐璧,谓衔璧而降也。”(意为“口衔玉璧投降”)

详细解析

  1. 历史背景
    古代战争中,投降者常以玉璧为信物,表示臣服。例如君主或将领投降时,会“衔璧”(口含玉璧)以示诚意,后演变为“荐璧”代指投降。

  2. 引申含义

    • 投降象征:通过进献玉璧表达归顺,如《资治通鉴》中的用例。
    • 其他解释:部分资料(如)提到“推荐人才或珍宝”,但此义项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误传或引申义。

使用示例

“荐璧”主要用于历史文献中,指代投降或归顺行为,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核心意象与古代礼仪密切相关,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巴比伦葆啬边论兵厄材谞参怀斥弃捶表葱笼存亡丹镞倒仰儿點蒼东波东道之谊鄂端分情破爱父辈辐聚刮地冠帔行齎居送晧旰横越画押极盘旧年距击看相刻减宽默老满儿率更体马栈没面目面折廷诤噢嗗鹏霄篇简疲罢愆过切念湫湫秋闱畦盐帤秽撒谷豆洒利三端山高不遮太阳示灭说错团徽亡弗晚智韡萼无烦祥禽谢天谢地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