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汉 代的 宜春下苑 。 唐 时称 曲江池 。《汉书·元帝纪》:“詔罢黄门乘舆狗马,水衡禁囿、 宜春下苑 、少府佽飞外池、严籞池田假与贫民。” 颜师古 注:“ 宜春下苑 即今京城东南隅 曲江池 是。” 唐 韦应物 《叹杨花》诗:“空蒙不自定,况值暄风度。旧赏逐流年,新愁忽盈素。纔縈 下苑 曲,稍满东城路。”
“下苑”是一个历史地理名词,具体含义如下:
指汉代宜春下苑,唐代改称曲江池,位于长安城东南(今西安曲江新区)。该苑原为皇家园林,后逐渐演变为公共游览胜地,在唐诗中频繁出现(如韦应物《叹杨花》提及“下苑曲”)。
字义构成
历史沿革
汉代文献《汉书·元帝纪》已记载“宜春下苑”,颜师古注明确指出其即唐代曲江池所在。唐代该地成为文人雅集、科举庆典的重要场所。
需注意,部分网页(如)将“下苑”引申为“帝王关心民生”的典故,但此说法缺乏权威史籍直接佐证,可能为后世文学化解读。建议以历史地理解释为主。
《下苑》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位于皇宫中的下级园林。
《下苑》这个词的部首是『⻗』(雨), 具体的笔画是9画。
《下苑》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帝王时代。在古代,皇宫通常由苑囿所围绕,苑囿是由不同等级的园林组成的,而下苑则是皇宫中位于较低等级的园林。
《下苑》这个词在繁体中的写法是『下苑』。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和现代有所不同。对于《下苑》这个词,古时候的写法可能存在变体,但基本上仍然是『下苑』的形式。
1. 皇帝经常在下苑中游玩。
2. 宫廷宴会经常在下苑举行。
组词:下苑园、下苑门、下苑树。
近义词:下园、下苑。
反义词:上苑、上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