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甲馆的意思、甲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甲馆的解释

亦作“ 甲舘 ”。 1. 汉 代楼观名。《汉书·元后传》:“ 甘露 三年,生 成帝 於 甲馆 画堂 ,为世适皇孙。” 南朝 梁简文帝 《叙南康简王薨上东宫启》:“常愿陪承 甲馆 ,同奉 画堂 。”

(2). 南北朝 宫廷藏书之馆。 南朝 梁元帝 《上东宫古迹启》:“ 施宜 八分之巧, 元常 三体之妙; 史籀 、 李斯 之篆, 梁鸿 、 曹喜 之书,莫不总萃 桂宫 ,盈满甲馆。”《北齐书·文苑传·樊逊》:“今所讎校,供拟极重,出自 兰臺 ,御诸甲馆。”

(3).上等宅第。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筑甲馆於 铜駞 ,并高门於北闕。” 宋 叶适 《朝奉大夫知惠州姜公墓志铭》:“方家 长山 时,甲舘上腴,几半一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甲馆”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核心释义:汉代宫廷藏书处

指西汉皇室藏书的处所“甲观”,为汉代重要文化机构:

  1. 本义溯源

    “甲馆”即“甲观”,是汉代未央宫中藏书之所,尤指收藏珍贵典籍的皇家图书馆。该词最早见于《汉书·叙传》:“时书不布,自东平思王以叔父求《太史公》、诸子书,大将军白不许。语在《东平王传》。成帝时,谒者陈农使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皆藏于甲馆。”此处明确记载汉代皇家典籍校勘后藏于甲馆。

  2. 功能定位

    甲馆与汉代石渠阁、天禄阁等同属宫廷藏书体系,主要收藏经史子集等官方校订文献,是中央文化管理的象征。班固《西都赋》称“天禄、石渠,典籍之府”,甲馆即此类机构别称。

二、引申含义:泛指珍贵藏书之所

后世引申为对藏书场所的雅称:

  1. 文化象征

    唐宋以降,“甲馆”成为对藏书楼阁的美称,如宋代文人以“甲馆”代指藏书丰富的书斋。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吴中士人家藏书,多者至数万卷,甲乙馆列,粲然如玊府。”此处以“甲乙馆”喻指分类有序的藏书库。

  2. 现代用例

    偶见于现代图书馆命名或诗文用典,如“琅嬛甲馆”形容藏书宏富之地,延续其典籍珍藏的文化意象(参考《汉语大词典》“甲馆”词条释义)。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书·叙传》载甲馆藏书制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班固《两都赋》对汉代藏书机构的描述(《文选》卷一班注)
  3.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关于江南藏书的记载(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4. 《汉语大词典》“甲馆”释义(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甲馆”是一个多义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文献和语境中有所演变,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汉代皇宫中的楼观

2.南北朝时期的宫廷藏书馆

3.上等宅第的泛称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南朝梁元帝著作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班朝録弊赋摈落不料量超载导翊打油飞伏式赶到高举鬲氏挂果管仲随马瑰望规旋矩折古今谭概裹饭悍诞后起之秀环钏黄策子花朝月夕绘画杰骜襟剑尽力而为谨慎小心羁影举石锁枯蓼轮光马质篾刀迷涂知反呕鵶浅鲜穷酸饿醋求羊曲江池忍愧容情三同一片森凉麝芬舍亲释卷室氏守丞收恤叔服思春逃军听来提石同响透掷乌老献纳使晓慧晓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