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贲育的意思、贲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贲育的解释

战国 时勇士 孟贲 和 夏育 的并称。《韩非子·守道》:“战士出死,而愿为 賁 育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 乌获 ,捷言 庆忌 ,勇期 賁 育 。” 颜师古 注:“ 孟賁 ,古之勇士也,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豺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 夏育 ,亦猛士也。” 唐 元稹 《批刘悟谢上表》:“况以 克融 、 廷凑 之狂脆小贱,比 朱滔 、 田悦 之炽大结连,是犹以孩婴而校 賁 育 也。”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况復五百年来,武门尚武,国多 賁 育 儔。”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贲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贲育(拼音:bēn yù)指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勇士孟贲和夏育的并称。后多比喻勇猛之人或勇士的代称。

二、出处与典故

  1. 文献记载:
    • 《韩非子·守道》提到“战士出死,而愿为贲育”,说明其勇猛形象被推崇。
    • 《汉书·司马相如传》记载:“勇期贲育”,颜师古注中明确二人为古代猛士。
  2. 人物背景:
    • 孟贲:相传能生拔牛角,力大无穷,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豺狼。
    • 夏育:亦以勇猛著称,常与孟贲并提。

三、用法与例句

  1. 比喻勇士:
    • 如《史记·汲黯传》:“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形容人坚守原则的刚毅。
    • 唐代元稹文中以“贲育”代指勇猛将士。
  2. 文学化表达:
    • 宋词中用于讽刺空有勇力者,如“笑渠侬,身贲育,伎婴孩”(程节斋《水调歌》)。

四、常见误读辨析

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才能、品德成熟”,但权威古籍和词典均以“勇士”为核心义项,前者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传,建议以传统释义为准。

总结来看,“贲育”主要用于形容勇猛之人,源自历史人物,古典文献中高频出现,现代使用多见于文学或比喻语境。如需深入了解,可参考《汉书》《韩非子》等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贲育(bēn yù)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对人才进行培养和教育。它由"贲"和"育"两个部分组成。 "贲"(bēn)是一个由"走"和"贝"两个部首组成的字。它表示行走之意,也可以解释为发扬光大。 "育"(yù)是一个由"月"和"肉"两个部首组成的字。它表示生育、教育和培养之意。 贲育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意味着对人才进行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在繁体字中,贲育的写法是「賁育」。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但是,贲育在古代的写法和现代大致相同。 以下是一个关于贲育的例句:我们应该重视贲育,培养更多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 贲育这个词可以组成一些相关词语,比如贲育者(指培养人才的人)、贲育工作(指教育工作)、贲育计划(指培养计划)等。 贲育的近义词可以是培养、教育、训育等,而没有明显的反义词。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再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