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靡有孑遗的意思、靡有孑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靡有孑遗的解释

本谓没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旱灾的侵害。《诗·大雅·云汉》:“旱既太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周 餘黎民,靡有孑遗。” 郑玄 笺:“ 周 之众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餘无有孑遗者,言又饿病也。” 王先谦 集疏引 赵岐 《孟子章句》:“ 周 餘黎民,靡有孑遗。志在忧旱灾民,无孑然遗脱、不遭旱灾者,非无民也。”后则指荡然无存,毫无遗留。《后汉书·应劭传》:“逆臣 董卓 ,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孑遗。”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 中国 之一线生机,芟夷斩伐而靡有孑遗者,皆在此三十年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靡有孑遗”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完全没有剩余或遗漏,形容彻底消失、毫无遗留。常用于强调事物被清除或破坏得极为彻底。

  2. 发音与结构

    • 拼音:mǐ yǒu jié yí(注意“靡”不读“mí”)
    • 结构:动宾式成语,由“靡有”(没有)和“孑遗”(剩余)组成。
  3. 出处与演变
    源自《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原指周朝经历大旱后,百姓无一幸免。后世引申为泛指一切事物荡然无存,如文献、遗迹等完全消失。

  4. 使用场景与注意

    • 多用于描述灾难、战乱后的惨状,或强调彻底性(如“古籍靡有孑遗”)。
    • 注意“孑遗”本身已有“遗留”之意,使用时需避免语义重复(如错误表达“无一孑遗”)。
  5. 例句参考

    • 严复《原强》用其形容古生物灭绝:“消磨歇绝,至于靡有孑遗。”
    • 隋书记载战乱后典籍损毁:“渠阁文籍,靡有孑遗。”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昭明文选》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靡有孑遗》的意义

《靡有孑遗》是一个成语,意为“没有一点遗漏”。它强调了事物完美无缺,没有丝毫的遗失或缺陷。

拆分部首和笔画

《靡有孑遗》这个成语的部首是“革”,读音为“gé”,它在字典中排列在第162个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8。

来源

据考证,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卫灵公》这篇文章。其中的原句是“靡不有初,而至於**始终**者久矣”,意为“没有一丝一毫的初始,而坚持到结束的事情往往能够持续很久”。后来人们引申出了“靡有孑遗”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的完美无缺。

繁体

《靡有孑遗》这个成语的繁体写法为「靡有孑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形态与现代有所区别。关于《靡有孑遗》这个成语的写法,在古代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多种不同的版本。由于古代写字的风格和规范与现代不同,因此具体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

例句

1. 这个团队的合作默契,成功的项目没有靡有孑遗。

2. 他的辞职信写得非常完美,没有一字一句靡有孑遗。

相关词语

组词:靡然、孑然、遗落。

近义词:无懈可击、万无一失。

反义词:残缺不全、失之毫厘。

别人正在浏览...

黯湛八拜之交百读摆钟保藏辨括车灯成弘成金初弦磁悬浮列车大桁貂珰雕锼调斡陊泐放世犯街丰鬒分龙妇容官养湀辟贵县珩组华阀虎喙疾言怒色絶异隽秀开倒车抗洪釦砌连号离决陵署貌容麪糊团妙辨南疆前缀气氛侵渎倾弄悫讷日诵五车如醉如狂呻恫失势淑慝疏慵死静送从恬而推勘妄口屋山头五音戏祥蓂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