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火舟的意思、火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火舟的解释

旧时有火攻装备的战船。 明 徐渭 《赠李都使序》:“乃始为火舟者三,计焚港以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 阮骏 以火舟邀战於 横水洋 ,风返焚之,人舟俱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火舟"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语义的复合词。据《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可拆解为两个义项:

一、基本释义 "火舟"指古代战争中装载易燃物实施火攻的船只。其战术原理是将船舶填充薪草、油脂等引火物,点燃后借助水流或风力冲撞敌方船队,常见于江河湖海水战场景。例如《后汉书》记载的赤壁之战中"乃取蒙冲斗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即为此类战术的典型应用。

二、历史应用考据

  1. 火攻战术载体:明代《武备志》载有火舟的构造细节,船体需"覆以硫磺、硝石",并设置引火机关,确保碰撞后快速引燃。该战术在万历朝鲜战争期间被李舜臣改良为"龟船火舟",通过铁甲防护提升突防能力。

  2. 文学意象转借: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中,罗贯中通过"火舟连环"的描写,将实际战术升华为表现战争谋略的文学符号。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转为历史军事术语,主要见于古代战争史研究及古典文学领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胡三省注特别强调,火舟战术的成功需满足"天时疾风、地利湍流、人和死士"三大要素,体现了古代军事智慧的系统性。

网络扩展解释

“火舟”是古代军事术语,指配备火攻装备的战船,主要用于水上火攻战术。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火舟指古代战争中专门用于火攻的船只,通常装载易燃物或火器,通过撞击、引燃等方式攻击敌方船只或港口。

  2. 历史文献记载

    • 明代徐渭在《赠李都使序》中提到:“乃始为火舟者三,计焚港以走。”
    • 清代魏源《圣武记》记载,阮骏曾用火舟在横水洋与敌交战,但因风向逆转反遭焚毁。
  3. 文学与实战应用
    火舟在诗词中常作为意象出现,如明代王恭诗句“烟火舟中饭,乡林梦里还”,体现其与战争、行旅的关联。实战中则需依赖风向和战术配合,风险较高。

  4. 读音与字义

    • 拼音:huǒ zhōu
    • 注音:ㄏㄨㄛˇ ㄓㄡ
    • 单字释义:“火”指燃烧或紧急战备,“舟”即船只。

火舟是中国古代水战中的重要武器,兼具实用性与文学象征意义,其使用案例和文献记载体现了火攻战术的军事价值与风险。

别人正在浏览...

白灾傍角儿背光卑约布车裁处残税长虑顾后笞搒宠给船家春花作物厨膳大割返路勾陈犷敌惯窃黑蛇候遮缓坡肩章交门宫几分极壮剧繁劳动密集型两脚兽僚壻刘海鑪锤落落穆穆马脚明禋扑朔前台欺滥齐唰唰凄雨全息榷巧去故就新若时山水弄生乳食采失解食征霜栈水溲饼漱啮嘶声宿雏镋叉阗塞天荫彤庭晤敍呜咽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