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火漆的意思、火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火漆的解释

[sealing wax] 以松脂和石蜡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粘贴剂

详细解释

(1). 明 代钱币名。 明 张居正 《请停止输钱内库供赏疏》:“节奉圣旨,钱式照 嘉靖 通寳,铸金背一万四千锭,火漆六千锭。”《明史·食货志五》:“时所铸钱,有金背,有火漆,有镟边。”

(2).以熔化的松香加入颜料拌匀制成的物质。易融化,亦易凝固,通常用于密封文件、瓶口、仪表等。 清 张培仁 《妙香室丛话·财运》:“﹝ 杭州 张某 ﹞见间壁荒货店有铁象棋一盒,漆光黝然, 张 素嗜此,出数百文买之……细视皆浑金而外涂火漆者,秤之,得一百四十餘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火漆是中国传统封缄材料中的特殊工艺制品,又称"封蜡"或"封印蜡"。其主要成分为松香、虫胶与矿物颜料混合而成的热熔性物质,经加热软化后附着于文书、信函的封口处,冷却凝固形成带有印章纹路的密封标识,具有防拆封、辨真伪的功能。

从历史沿革考证,火漆技术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密封工艺,至明清时期形成完整制作体系。据《中国历史大辞典》记载,清代军机处传递机密奏折时,必用特制火漆印封装,其配方由内务府单独掌握。现代考古发现,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密折》封套上的红色火漆印仍保存完整,印证了《天工开物》中"丹砂为色,虫胶为骨"的配方记载。

在实用功能层面,火漆具备三重防伪特性:一是熔融状态下的黏着性可显示拆封痕迹;二是印章纹路的独特性难以仿制;三是配方中添加的朱砂、金粉等特殊成分具有光谱识别特征。当代司法鉴定领域仍将火漆作为重要物证载体,最高人民法院物证鉴定中心的研究表明,火漆印的物质成分分析可追溯文书年代。

文化象征方面,火漆印章发展出独特的艺术形态。国家级非遗"杭州金石篆刻"传承人指出,传统火漆印模多采用阴文篆刻,纹样涵盖官职、姓氏、祥瑞图案三大类,其造型规律在《金石录》中有系统记载。现代设计师常借鉴这种工艺,如故宫文创推出的二十四节气系列火漆印章,便融合了传统纹样与现代美学。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火漆”的详细解释,综合了多来源信息:

一、基本定义

火漆是一种特种胶合剂,主要用于密封重要文件、信件或物品,以防止被偷拆。它通过加热融化后形成粘稠液体,冷却后凝固并留下印记,常配合金属模子形成特定图案,具有保密和标识功能。


二、成分与形态

  1. 主要成分:传统配方包含焦油、辰砂(硫化汞)和虫漆(印度天然树脂),另有文献提到松香、石蜡和矿物颜料。
  2. 外观:固体块状,常见颜色为红色或棕红色(红火漆),也有灰棕色(本色火漆)。

三、历史与起源


四、用途与功能

  1. 保密性:用于封存官方文书、契约等,确保内容不被篡改。
  2. 权威标识:古代帝王印章、国印常用火漆制作,彰显权威。
  3. 现代应用:可密封瓶口、仪表等,兼具装饰性。

五、制作与使用

加热融化后滴于需密封处,趁未凝固时加盖印章,冷却后形成独特印记。金属模具图案可根据需求定制。


提示:不同文献对成分和起源的表述存在差异,可能与历史演变或地域差异有关。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阅权威百科或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挨挨错错爱才怜弱拜受抱愧蔽恶不只才彦嵾嵳瘥瘼攒动促步道伴大雪纷飞读命多边发轫之始敷披拱圣观场矮人海军航空兵黄茅瘴监閟借或急就篇经风雨见世面救经旧腊絶续空尠冷香挛结鸾奏谩妒眉头眼后暝然窃訾散绮纱橱尚卿圣母峰食垒十指书馆儿水态殊伦速战苕颖鼍风鱼托始违扞微灭畏影避迹文扮五星红旗无盐不解淡遐遁宪恩仙球限訾险阻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