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玉的意思、龟玉的详细解释
龟玉的解释
指龟甲和宝玉。古代认为是国家的重器。《礼记·玉藻》:“执龟玉,举前曳踵,蹜蹜如也。” 宋 叶适 《会昌观小集呈坐上诸文友》诗:“诸豪蔼时彦,灵美竞龟王。”亦泛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悯 隆安 之致寇,伤龟玉之毁碎。”《旧唐书·懿宗纪论》:“虽有 文 景 之英继,难以兴焉,自兹龟玉之不昌,固其宜矣。”
词语分解
- 龟的解释 龟 (龜) ī 爬行动物的一科,腹背都有硬甲,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耐饥渴,寿命很长:乌龟。龟甲(龟的腹甲,可入药,古人又用以占卜,亦用作货币。亦称“龟板”)。 龟 (龜) ū 同“皲”。 龟 (龜
- 玉的解释 玉 ù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
网络扩展解释
“龟玉”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龟甲和宝玉,古代被视为象征国家权力的重要器物。龟甲用于占卜,宝玉代表礼器,两者结合常用于祭祀、礼仪等重大场合,如《礼记·玉藻》记载“执龟玉,举前曳踵,蹜蹜如也”。
二、象征意义
- 国家重器
龟玉被赋予政治意义,代指国家政权或社稷安危。例如《论语·季氏》以“龟玉毁于椟中”暗喻治国失责。
- 国运兴衰
南朝谢灵运在《撰征赋》中用“伤龟玉之毁碎”表达对国运衰败的痛惜;《旧唐书》亦以“龟玉之不昌”形容朝代没落。
三、文献引用特点
该词多见于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如宋代叶适诗句“灵美竞龟王”(“王”通“玉”),体现文人对国家命运的隐喻表达。
提示:以上解释综合了《礼记》《论语》及历代文赋的用例,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账号额度使用完毕,请更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