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绦索的意思、绦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绦索的解释

用作装饰的丝带丝绳之类。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絛索金鎝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绦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āo suǒ,主要用于描述装饰性的丝质带子或丝绳。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 词义
    指用作装饰的丝带、丝绳类物品,常见于衣物、器物或乐器的点缀。

    • 例如唐代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中提到的“赤黄绦索金鎝头”,即用彩色丝绳装饰箜篌。
  2. 单字解析

    • 绦(tāo):用丝线编织的扁平带子或花边,多用于衣物边缘装饰。
    • 索(suǒ):原指大绳或链子,此处引申为丝绳,强调其装饰功能。

用法与语境


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 或古典文献中的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绦索

绦索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种意思。它可以指代粗细缠绕的绳索或束缚人的红绳;也可以表示长而细的线条,如画线或文字的线条等等。

拆分部首和笔画

绦索的部首是绳(绳字旁),由四划组成,拆分笔画为十一画,分别是“纟”(三画)、“田”(四画)、“卜”(二画)、“卜”(二画)。总共形成了十一个笔画。

来源与繁体

绦索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绳结文化。绳结是一种将绳子编织成不同形状以传递特殊含义的技艺。绳结在古代中国常被用作编织礼物或作为祈福的象征。而绳结后来也被用来表示人际关系、红线缘分等意义。繁体字中的“縧”与简体字“绦”含义相同,但书写形式稍有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的汉字写法中,绦索的写法稍有不同。古人们将绦字写作“絛”,借用了丝字旁作为部首。后来演变为现代的写法。

例句

1. 他用一条绦索将救生圈绑在了岸边的树上。

2. 这幅画上的绦索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

组词

绦索可以与其他字搭配组成不同的词语,如:红绦、绦带、绦花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绳索、缆绳、绳子

反义词:解绑、释放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