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屏翰的意思、屏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屏翰的解释

(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后因以“屏翰”比喻国家重臣。 唐 韩愈 《楚国夫人墓志铭》:“公居 河东 ,子在 鄜畤 ,为王屏翰,有壤千里。”《新唐书·赵德諲传》:“吾为国屏翰,渠敢有他志!”《辽史·天祚皇帝纪三》:“ 平州 带甲万餘, 瑴 有文武材,可用为屏翰。”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好箇有担当的男子,不枉做皇家的屏翰。”

(2).谓屏障辅翼。《明史·张翀传》:“国家所恃为屏翰者,边镇也。”

保卫。《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四年》:“四辅屏翰京师,兵力不可偏重。”《明史·靖江王守谦传》:“以 洪都 重镇,屏翰西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屏翰

释义

“屏翰”为古汉语复合词,原指屏障与主干,引申为捍卫疆土的重臣或镇守一方的军政要职,强调其护卫中央政权、稳定边疆的职能。

一、词源与结构

二、历史语境中的用法

  1. 军事屏障

    古代文献多用以形容戍边将领,如《明史·徐达传》载徐达“屏翰北方,边备整饬”,指其镇守北疆、巩固边防之功。

  2. 政治象征

    唐代后常用于册封藩王的诏书,如《全唐文》中“作朕屏翰”,喻指亲王为皇室屏障,需忠诚护国。

三、现代释义与典籍佐证

四、用例解析

典出

《诗经·大雅·板》《说文解字》《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明史·徐达传》。

网络扩展解释

“屏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源与基本含义

  1. 经典出处
    源自《诗经·大雅·板》的“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其中“屏”指屏障,“翰”指栋梁,合称比喻国家重臣或重要支柱。

  2. 核心释义

    • 比喻国家重臣:如《辽史》中“可用为屏翰”指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 屏障辅翼:如《明史·张翀传》强调边镇是国家的“屏翰”,即防御屏障。
    • 动词用法:表示“遮蔽保卫”,如韩愈文中的“为王屏翰”。

二、用法演变与文学引用

三、总结

“屏翰”兼具名词与动词属性,核心围绕“屏障”和“栋梁”展开,古代文献中常见于政治、军事领域,强调对国家的保护与支撑作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侧重点。

别人正在浏览...

安度半虚空冰籁不搬陪偿命炽煽筹饶除拆盗印电压互感器邸寺遏乐恶书宫縚工薪族瑰硕海沟黑氓衡撃洪洞黄犬叹幻影祭七咎恶口画泪碑流沫柳桥隆私落泪芦苇秘象啪唧偏圆溥利潜初颀立青奏亲强蛩边肉醢软香巢濡如僧祇谷沙飞膳荤韶武蛇弓生财之道升格宿瑕堂搆吞舟是漏托形罔既鹜溏无言可对象冕小赦霞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