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果。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三折:“他假是搬的走了,我这五个钱问谁讨?”
(2).即使;纵使。 元 朱庭玉 《祆神急·道情》套曲:“假是功勋,图象 麒麟阁 ,争如忙里闲,暂放眉间锁。”
“假是”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表示假设
相当于“如果”“假如”,用于提出假设条件。例如元代《看钱奴》第三折:“他假是搬的走了,我这五个钱问谁讨?”()
现代对应词:常用“假如”“假若”替代,如“假若下雨,活动取消”。
表示让步
意为“即使”“纵使”,用于假设极端情况。例如元代朱庭玉《祆神急·道情》:“假是功勋,图象麒麟阁,争如忙里闲。”()
现代汉语中,“假是”已不常用,但可通过以下方式理解:
若需进一步探究“假”的更多用法(如“假借”“虚假”),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词典。
《假是》是一个常用词语,表示任意假定或推测,即假设某种情况下发生的事情。它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或议论中,用来引出一种设想或假设。
《假是》由“人”和“口”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9个笔画。
《假是》的字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是由现代汉字组成的。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價是」。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假字与现代有所不同。以《说文解字》中的记载为例,它的写法为「牙」才,表示假的义项。古代的是字写作「是」。所以假是在古汉字写法中的样子是「牙是」。
1. 假是科技高度发达,人类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 我们不妨假设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A,来进行讨论。
组词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决定,这里给出几个例子:
1. 假设
2. 假想
3. 假设性
4. 假冒
1. 若是
2. 如果
3. 假若
4. 假使
1. 确定
2. 实在
3. 确实
4. 事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