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外累的意思、外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外累的解释

谓身外事物的烦扰、拖累。 三国 魏 嵇康 《与阮德如》诗:“荣名秽人身,高位多灾患,未若捐外累,肆志养浩然。” 唐 卢纶 《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诗:“自别前峰隐,同为外累侵。” 宋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所处而安,絀外累也;所守而固,篤自强也。” 明 唐顺之 《仪宾李公墓志铭》:“﹝ 李公 ﹞既清且闲,而又无外累与他好,是以能游心於载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外累"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哲学意涵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分为三个层面:

一、基本释义 指来自外界的牵绊与负担,《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外界事物对人的精神束缚"(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此概念最早可追溯至《韩非子·解老》"嗜欲无限,动静不节,则外累日增",强调物质欲望对心性的干扰。

二、本义与引申义

  1. 物理层面的牵制:如苏轼《与孙志康书》"瘴疠既已息,外累又已除",指具体的生活困境(来源:中华书局《苏轼文集校注》)
  2. 精神层面的束缚:程颢《定性书》"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阐释主观意识受外部环境制约的状态(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二程集》)

三、现代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该词时着重其"额外负担"的日常用法,如职场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压力。但学术领域仍保持其哲学原义,如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分析魏晋士人"解外累以全真"的精神追求(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汤用彤学术论文集》)。

需特别说明,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哲学、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其近义词"物累"在《庄子》体系中具有更系统的哲学表述,二者常被对照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外累”是一个汉语词汇,指身外事物的烦扰或拖累,常用于形容外界因素对个人精神或生活的干扰。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外累”由“外”(外部、外在)与“累”(牵累、负担)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外部的牵累”。其核心含义是因外界事物(如名利、职责、人际关系等)产生的压力或困扰,导致身心无法自由或安宁。例如:

2.文献例证与用法

3.相关出处与权威性说明

若需更完整的古代用例或学术分析,可参考《嵇康集》《曾巩文集》等原始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安如泰山八蜡傍接变俗不振长啸川气淳淑楚柚寸地尺天待到电光石火堕入二纪恶作剧肥劲府快祓送釜鱼幕燕干海高阡乖悖观花植物过屠门而大嚼璜璜黄栌木毁辱会物甲父简圭俭确捐赠氒株狼籍梁鸿妻礼宠麟经纚属茅茹没颠没倒魔氛虐戾凝正醗醅羟氨基颀典七端八正轻眇驱妖桡法人心皇皇散衍穑夫声屈手高眼低受禄顺颂索隐行怪堂联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