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微貌。 汉 刘向 《说苑·指武》:“迫则能应,感则能动,昒穆无穷。”
“昒穆”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语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分析。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昒”读作hū,本义指天色将明未明之状,如《说文解字》释为“尚冥也”;“穆”则多表庄重、肃敬之意,如《尔雅·释诂》注“穆穆,敬也”。二字连用构成“昒穆”一词,在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引申为“幽深静穆之态”,常用于描述黎明时分天地间肃穆静谧的氛围,或比喻人持重内敛的品格。
该词在古典文献中偶见于诗文,例如明代王夫之《张子正蒙注》曾以“昒穆之气”形容自然界的浑厚气象,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来源:《四库全书》子部)。现代汉语使用中,“昒穆”因语境变迁已属生僻词,多限于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中的特殊表达。
“昒穆”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昒穆(hū mù)意为深微、玄妙的样子,常用于形容事物或道理的深邃微妙。《说文解字》中“昒”指黎明,而“穆”有温和、肃敬之意,组合后引申为深奥难测的状态。
引证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汉朝刘向的《说苑·指武》:“迫则能应,感则能动,昒穆无穷。” 此句描述一种应对变化的深邃智慧,强调内在的玄妙与不可言传的规律性。
综合释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说苑》原文。
阿那含百木北山摩崖造像碑堂备文便官冰案秉笔补述不壹菜园吃瘪淳深挫骨扬灰道德行为大司空鼎足而三阸艰扶箕附荐给孤独归鴈骨头架子海水汉椒胡髭骄大交颜击梆缙云山计穷力极句调居民点沮劝铿锽客馔料检闷乱蔑陋敏核南都弄田婆婆妈妈秦石铨土券外攘揄忍訽日球煞绳神色食蹯随肩逃避听天委命韦柔五劳七伤乡行嬉春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