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扶箕的意思、扶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扶箕的解释

扶乩。 宋 陆游 《新岁》诗:“载糗送穷鬼,扶箕迎 紫姑 。”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扶箕》:“《太平广记》引《稽神録》云: 江 左有 支戩 者, 餘干 人。正月望夜,时俗取饭箕,衣之衣服,插箸为嘴,使画粉盘以卜。 戩 戏祝曰:请卜 支秀才 他日至何官。乃画粉,宛成‘司空’字。然则扶箕之术, 唐 世已行矣。”参见“ 扶乩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扶箕”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的一种占卜方式,又称“扶乩”“扶鸾”“降笔”等。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扶箕是一种通过特定仪式与神灵沟通的占卜活动。参与者需两人扶住一个带有吊棍的架子(称为“乩架”),棍子在沙盘上划出符号或文字,信徒认为这些痕迹是神灵的指示。

  2. 操作方式

    • 需由“鸾生”或“乩身”(被认为能被神明附体的人)参与。
    • 扶架者通过无意识动作在沙盘上书写,内容常被解读为神谕或预言。
    • 常见场景包括祭祀、节日祈福或解决疑难问题,例如宋代陆游诗中提到“扶箕迎紫姑”。
  3. 历史与文化背景

    • 起源可追溯至唐代以前,宋代文献已明确记载,明清时期尤为盛行。
    • 部分学者认为其与道教醮祀、内丹修炼等仪式有关。
  4. 别名与变体
    因地域和信仰差异,扶箕有“挥鸾”“架乩”“请仙”等别称,但核心形式均为通过器具传递神意。

  5. 其他解释的辨析
    极少数资料将“扶箕”解释为成语,意为“帮助他人”,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方言或误传相关,需谨慎参考。

提示:扶箕作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其科学性存疑,现代多被视为传统文化现象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扶箕

扶箕是一个汉字词语,包括两个字:扶和箕。

拆分部首和笔画

扶的部首是手(扌),由4划组成;箕的部首是⺮(zhú),由15划组成。

来源

扶箕最早见于《左传》中,用来形容清扫庭院的工具。扶箕也是古代中国一种常见的清扫器具,由一根长柄与一块弯曲的竹篾编织而成。

繁体

繁体字扶箕保持了和简体字一样的拼写和意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扶箕字可能会稍有变化,但整体的构造和意义是相同的。

例句

1. 他拿着扶箕打扫庭院的落叶。

2. 她用扶箕将地上的灰尘整理干净。

组词

扶箕并不常见于组词中,因为它通常指代一种特定的清扫工具。但可以根据需要灵活使用,如扶持、箕帚等。

近义词

在清扫类词中,近义词有扫帚、笤帚等。

反义词

在清扫类词中,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应。但若将扶箕看作是清扫工具的话,不清扫或不打扫可以视为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