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随肩的意思、随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随肩的解释

(1).《礼记·曲礼上》:“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郑玄 注:“肩随者,与之并行差退。”后用“随肩”表示追随左右,形影不离。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陶嘉月而结交游,藉芳辰而宴朋友。望 宜春 以随肩,入 长杨 以携手。” 唐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恩荣同拜手,出入最随肩。” 清 唐孙华 《挽磐庵弟》诗:“出入每随肩,连柎暎蕚棣。”

(2).客套话。犹言附骥尾、忝陪末列。 清 恽敬 《文昌宫碑阴录》:“ 敬 以愚瞀随肩州县下吏,无以仰辅朝廷之制作。”

(3).朋友;故交。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两京犹薄产,四海絶随肩。” 仇兆鳌 注:“薄产,田园久荒。随肩,故交日替。”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随肩”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语,具有多重含义和用法,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随肩”原指与人并行时略微退后跟随的姿态,出自《礼记·曲礼上》。郑玄注:“肩随者,与之并行差退”,即表达一种礼仪上的尊敬态度,后引申为形影不离、始终相伴。


详细释义

  1. 形影不离的跟随

    • 最早用于描述礼仪中的行为,如《礼记》记载长幼有序时“五年以长,则肩随之”,强调跟随时的谦退姿态。
    • 后泛指紧密跟随的状态,如杜甫诗“出入最随肩”,形容亲近相伴。
  2. 客套话

    • 作为谦辞,表示“附骥尾”或“忝陪末列”,即自谦地位低微却得以追随他人,如清代恽敬《文昌宫碑阴录》中的用法。
  3. 指代朋友、故交

    • 唐代杜甫诗句“四海絶随肩”中,“随肩”代指故交好友,表达旧日情谊的疏离。

文学应用举例


“随肩”从礼仪行为发展为多重语义,既可用于具体场景(如跟随、陪伴),也可作抽象表达(如谦辞或代指友情),常见于古典文学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礼记》及杜甫、萧统等诗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随肩

随肩(suí jiān)是一个汉语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它的意思是指跟随在肩上的东西。随(suí)是指跟随、尾随的意思,肩(jiān)是指人体的肩膀。

拆分部首和笔画

随肩拆分的部首分别是辶和⺼。其中,辶表示行走,⺼表示肉。随肩的总笔画数为10划。

来源与繁体

随肩在《康熙字典》中并没有单独收录,它是根据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形成的。在繁体字中,随肩可以写作「隨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随肩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在古籍中,并没有找到关于随肩的详细说明。

例句

1. 她随肩背了一个大包,看起来很累。

2. 他随肩挎着吉他,准备去上音乐课。

组词

随肩没有形成很多的组词。但可以衍生出一些相关的词语,例如:

1. 随从(suí cóng):跟随、追随的人。

2. 肩负(jiān fù):承担、担负。

3. 肩膀(jiān bǎng):身体上连接臂的部位。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跟随、尾随。

反义词:脱离、背叛。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