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劳七伤的意思、五劳七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劳七伤的解释

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二折:“太医云:‘我会医四肢八脉。’ 糊突虫 云:‘我会医五劳七伤。’”《中国现在记》第三回:“任是你五劳七伤,一切疑难杂症,一经他治,无不手到病除。”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大同之世,生人最乐,内无五劳七伤之感,外极饮食、宫室、什器、服用、道路之精。”参见“ 五劳 ”、“ 七伤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劳七伤"是中医学经典理论术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用以概括人体因过度劳损或情志失调引发的多种病理状态。该概念包含两个核心维度:

一、五劳 指五种过劳行为导致的脏腑损伤,具体包括:

  1. 久视伤血(过度用眼耗损肝血)
  2. 久卧伤气(长期卧床损耗肺气)
  3. 久坐伤肉(静态久坐损伤脾肌)
  4. 久立伤骨(持续站立损害肾骨)
  5. 久行伤筋(过量行走伤害肝筋)

二、七伤 《诸病源候论》提出七种致病因素:

  1. 大饱伤脾(暴饮暴食损脾胃)
  2. 大怒伤肝(情绪暴怒损肝络)
  3. 强力举重伤肾(超负荷负重伤腰肾)
  4. 形寒饮冷伤肺(外寒内冷损肺阳)
  5. 忧愁思虑伤心(过度思虑耗心神)
  6. 风雨寒暑伤形(外邪侵袭损形体)
  7. 恐惧不节伤志(长期惊恐乱神志)

现代中医临床中,该理论广泛应用于亚健康状态调理,如《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指出,长期五劳七伤可导致气虚质、阳虚质等偏颇体质的形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显示,遵循"形劳而不倦"的养生原则,可有效预防相关证候发展。

网络扩展解释

“五劳七伤”是中医理论中用于概括多种致病因素及虚损病症的术语,其内涵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核心定义

“五劳七伤”泛指由不良生活习惯、情志失调等引起的身体虚损和疾病。该词最早见于《素问·宣明五气》和《诸病源候论》,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重要体现。

二、具体内涵

  1. 五劳(两类解释):

    • 五脏劳损:心劳血损、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
    • 行为性劳伤:
      • 久视伤血(用眼过度耗肝血)
      • 久卧伤气(长期卧床致气滞)
      • 久坐伤肉(肌肉萎缩伤脾)
      • 久立伤骨(站立过久损肾骨)
      • 久行伤筋(行走过量伤肝筋)()
  2. 七伤(综合解释):

    • 情志损伤:忧伤心、怒伤肝、恐伤志、思伤脾()
    • 行为与环境损伤:
      • 大饱伤脾(饮食过饱)
      • 强力举重伤肾(过度负重)
      • 形寒饮冷伤肺(受寒饮冷)
      • 风雨寒暑伤形(外邪侵袭)()

三、预防建议

  1. 劳逸结合:每30分钟活动一次,避免久坐久视()。
  2. 情志调养:通过冥想、八段锦等调节情绪()。
  3. 饮食调理:多食桂圆、枸杞等补血食物,避免过饱()。

此概念提示现代人需注意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具体病症建议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

别人正在浏览...

昂爽半部论语宝珠饼定不辨真伪不忙不暴才秀人微长生禄位称柴而爨传首出鬼调眼色蝶化庄生斗虫断臂燃身方陈反根反射定律悱怵風長哽饐赫烜后凋坏坐贾充香江汰郊牺驾乌鹊即目瘠瘦九赋旧酒徒蹶穴靠天田凉森森骊峯流查礼愿龙旂露桃螟脯覃爱顷襄全宗染法弱碱乳贙滳滳山夯子盛意庶品宿物贪侵摊戏通臂微辨蜼螭蜗角蚊睫校登晓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