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的意思、大司空的详细解释
大司空的解释
官名。 春秋 晋 有大司空,主司土木。 汉成帝 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 哀帝 时曾复旧称,后再改为大司空,与大司徒、大司马并称三公,成为共同负责最高国务的长官。 东汉 以后但称司空。 明 清 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明 李攀龙 《上朱大司空》诗:“河堤使者大司空,兼领中丞节制同。”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司空的解释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 ∶姓详细解释.官名。相传 少昊 时所置, 周 为六卿之一,即冬官大司空,掌管工程。 汉 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大司马、大司徒并列为三公,后去大字为司空,历代
网络扩展解释
“大司空”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其职能和地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演变,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
起源与职能
大司空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的晋国,主要负责土木工程、水利建设等事务。周代时,司空(大司空)为“掌工程之官”,与司徒、司马并称“三司”。
-
汉代演变
- 汉成帝时期(公元前32年),将原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位列三公(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之一,分管监察与工程。
- 东汉后简称为“司空”,但职能逐渐虚化,成为荣誉性职位。
-
后世发展
- 明清时期,工部尚书常被尊称为“大司空”,延续了其管理工程事务的职能传统。
- 在文学作品中,该词也被引申为“擅长治国或工程事务的能臣”。
-
外文翻译
德语中对应译为“Arbeitsminister”(劳动部长),体现其职能特点。
大司空的核心职能始终围绕工程与建设,但地位从实权官职逐渐演变为象征性头衔,最终成为工部尚书的代称。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司空(dà sī kōng)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官职位,主要负责管理都城的市政、警务和街巷治安等事务。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大:部首为大,总笔画数为3。
- 司:部首为口,总笔画数为5。
- 空:部首为穴,总笔画数为5。
来源:
大司空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晋朝时期的官制,是实行官员分工和专职化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维护都城治安和促进市政发展。
繁体:
大司空的繁体字为「大司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大司空的写法与现代相似,没有较大的变化。
例句:
1. 他被任命为大司空,负责城市的发展和管理。
2. 大司空需要做好维护市政秩序和治安的工作。
组词:
- 司空见惯(形容已经非常习惯和习以为常的事物)
- 司空藐视(形容对某事物不屑一顾)
- 司空无惯(形容没有常规的事物)
- 司空目及(形容能看到的范围)
- 司空离合(形容变化无常)
近义词:
大官、城管、都市管理官、治安官、市政官
反义词:
无官、无负责、无管理
别人正在浏览...
暧昧之情本枝百世彪昺彼各宾寮不啻不染一尘采信掺槌昌蒲葅弛谬蚩拙电灯雕翎箭多子恩旧额外之人肥甘丰本风筝佛画伏脉鬼出电入果酱顾影弄姿花精会任活活胡突虫腱弓静词局地钥天朗抱拉舌头雷奔云谲敛袵历蓂驴友末厥虐刻虐用牛仔裤軯訇巏嵍人王如箭离弦杉赘生卷慎口神清骨秀诗坛祭酒书刊号挑肥拣瘦痌瘝头迷挽道汪波屋乌之爱销帐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