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繃子的意思、繃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繃子的解釋

[embroidery frame] 刺繡時繃緊布帛的用具

詳細解釋

(1).束負小兒的寬布帶。 唐 張谔 《三日岐王宅》詩:“玉女貴妃生,嫛婗始發聲。金盆浴未了,綳子繡初成。”

(2).刺繡時用來繃緊布帛的用具,大件用長方形的木框子,小件用竹圈。 沙汀 《困獸記》二八:“她的女工原是很出色的,那些久已擱置不問的繡花繃子,以及編針,重又把她吸引住了。” 柯岩 《奇異的書簡·東方的明珠》:“當她優雅而又迅速地繡完最後一針時……她把繃子翻過來給大家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繃子”是一個中文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繃子主要指刺繡時用來繃緊布帛的用具,用于固定布料使其平整,便于刺繡操作。根據使用場景不同,分為兩種:

2.結構與材質

3.使用場景

4.其他含義

在極少數方言或古文中,“繃子”可能指束負嬰兒的寬布帶(如唐代文獻記載),但此用法現已罕見。


總結來看,“繃子”的核心含義是刺繡工具,其他用法多為引申或特定語境下的表達。如需進一步了解示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或《搜狗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繃子(bēng zǐ)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繃緊的繩索或橡皮筋。它由兩個部首構成——纟和丙,其中纟表示絲繩,丙則是表示松緊的手的象形字。繃子的筆畫有10畫,具體的筆畫順序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依次書寫。 繃子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就是以繃所指的緊繃的繩索或橡皮筋為基礎,加上字形,形成現在我們使用的這個詞。它的繁體寫法是「繃子」。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整體形狀還是比較相似。舉個例子,繁體字「繃」的字頭是細長的「糸」,跟現在的纟比較不同,而字尾則是3個彎曲的「丙」。 繃子這個詞在句子中的使用比較廣泛。例如,「他把繃子拉緊了,線就不容易斷了。」這句話說明了繃子可以起到固定和保護的作用。 繃子的組詞相對較少,但可以和其他詞語搭配使用。例如,可以使用「緊繃子」表示繃子被拉緊的狀态。 近義詞可以選擇「拉緊」或者「繃緊」。反義詞則可以選擇「松弛」或者「放松」。 以上是關于繃子的相關解釋和用法。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