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薮的意思、区薮的详细解释
区薮的解释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新唐书·宦者传上·吐突承璀》:“是时,诸道岁进阉儿,号‘私白’, 闽 岭 最多,后皆任事,当时谓 闽 为中官区藪。”
词语分解
- 区的解释 区 (區) ū 分别:区分。区别。 地域:地区。区划。 〔区区〕小,细微:如“区区小事”。 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区。市辖区。 区 (區) ō 姓。 笔画数:; 部首:匚; 笔顺编号:
- 薮的解释 薮 ǒ 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薮泽。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渊薮。 指民间、草野:辞朝(俹 )归薮。 古同“搜”,搜求。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区薮(qū sǒu)的汉语词典释义
“区薮”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古代文献或特定学术研究领域。其含义可以从构成该词的两个单字本义及合成后的引申义来理解:
-
单字本义溯源:
- 区(qū): 本义指藏匿。《说文解字》:“区,踦区,藏匿也。从品在匚中。品,众也。” 引申为区域、范围、区分等义。在此词中,取其“藏匿”、“隐匿之处”的本义。
- 薮(sǒu): 本义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说文解字》:“薮,大泽也。” 也指人或物聚集的地方。在此词中,取其“草木丛生、人或物聚集之处”的含义。
-
合成词义解析:
将“区”的“藏匿之处”与“薮”的“聚集之所”结合,“区薮”一词的核心含义指:
- 人或物藏匿、聚集的处所。 它强调一个相对隐蔽、不易被发现,且容纳了众多同类事物(人或物)的地方。可以理解为“藏匿的渊薮”、“聚集的巢穴”(常用于非正面或中性的语境)。
- 引申指事物汇聚的中心或根源。 有时也用于指某种事物(尤其指负面事物)大量产生或存在的根源之地。
-
典籍例证:
该词可见于古代文献,如《后汉书·刘陶传》:“今张角支党不可胜计,前司徒杨赐奏下诏书,切敕州郡,护送流民,会赐去位,不复捕录。虽会赦令,而谋不解散,私相连结,隐藏区薮。” 此处“区薮”即指张角党羽藏匿聚集的巢穴。
-
现代使用范围:
在现代汉语中,“区薮”一词极为罕见,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文献、历史著作或特定修辞语境中,用以表达“藏污纳垢之所”、“罪恶渊薮”或事物汇聚核心的含义,带有较强的书面语和古语色彩。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卷,第635页:对“区薮”有明确词条收录,释义为“人或物聚集的处所”。(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978-7-5326-4354-3)
- 《辞源》(第三版)第83页:在解释相关词条时涉及该词的古义。(来源:商务印书馆,ISBN:978-7-100-11529-6)
-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第5卷,第3308页“薮”字条:提供了“薮”字的本义及引申义,有助于理解“区薮”的构成。(来源: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ISBN:978-7-5403-1742-5)
由于“区薮”为生僻古语词,权威在线词典(如汉典、国学大师网)虽收录其单字释义,但未在其公开可查的在线词条中直接列出该合成词条。以上释义主要依据权威纸质版大型语文辞书《汉语大词典》和《辞源》的记载,并辅以《汉语大字典》的单字训释进行印证。未能提供有效在线链接,故仅注明来源书籍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区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略有差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字面构成:由“区”(指地方边界)和“薮”(指荒草丛生的地方)组成,字面可理解为“偏僻荒凉之地”。
- 引申含义:在部分文献中,它被用作成语,比喻环境贫瘠、人迹罕至的地方,例如形容偏远破败的村落或落后地区。
2.历史文献中的特殊用法
- 聚集地含义:据《新唐书·宦者传上·吐突承璀》记载,“区薮”可指人或物聚集的场所。例如唐代闽岭地区因大量输送宦官,被称为“中官区薮”(即宦官来源地)。
3.使用场景
- 描述地理环境时,多用于强调荒凉、落后(如“深山中的区薮”);
- 在历史或社会学语境中,可指特定群体或事物的集中地(如“文化区薮”)。
4.词义辨析
- 需注意语境差异:作为成语时偏向“荒僻之地”,而历史文献中的用例更侧重“聚集地”。这种差异可能源于词义演变或不同文本的引用背景。
若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战国策》《新唐书》等原始文献,或结合具体上下文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谤讦保奏变柑边竖闭明塞聪冰洲石伯娘不讬不周风策功冲凉宠物瑳瑳怠替调壹滴翠抵死漫生冻石都篮过堂风古是今非咍笑唅唅槐本家牒徼福金管开路神栗犊溜火逻人啰唆腼怍灭顶暮砧鮎溜濆激偏拗劈空蒨璨妻儿老小气絶青黛蛾青盼清蔚清游启体区平人口机械增长三牧散小人省疾事行首丘之情收声四难谈玄説妙无隄之舆闲强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