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官的意思、显官的详细解释
显官的解释
达官;高官。《后汉书·袁安传》:“ 逢 弟 隗 ,少歷显官,先 逢 为三公。”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下》:“朝廷显官,须公卿子弟为之,盖少习其业,而熟於朝廷臺阁之仪。”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我都中人,向随显官服役到此。”
词语分解
- 显的解释 显 (顯) ǎ 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明显。显著。显学(著名的学说或学派)。 表现,露出:显露。显示。显山露水(喻显示自己,引人注目)。 旧时称有权势的或有名声地位的:显贵。显赫。显要。 敬辞,称先人:
- 官的解释 官 ā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笔画数:; 部首:
专业解析
显官
“显官”是汉语复合词,由“显”与“官”二字构成,专指地位显赫、职权重大的高级官员。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字义解析
- 显(顯)
- 本义:光明、显著。《说文解字》释为“头明饰也”,引申为显赫、尊贵。
- 语境义:形容社会地位崇高、声名远播,如“显达”“显贵”。
- 官
二、词义特征
- 地位属性
- 特指古代官僚体系中品级较高的职位,如三公九卿、封疆大吏等,区别于普通官吏。
- 例:《宋史·职官志》载“显官多出科举”,强调其选拔途径与社会影响力。
- 权力象征
- 兼具政治权威与社会声望,常参与国家决策,如“位列显官,参知政事”。
- 文化内涵
- 隐含对功名成就的推崇,如成语“显官厚禄”,反映传统社会对仕途成功的价值取向。
三、典籍例证
- 《聊斋志异·司文郎》
“甲申之年,竟得显官。”
此处指主人公科举高中后获任要职。
- 《明史·海瑞传》
“然自为显官,布袍脱粟。”
描述海瑞身居高位仍清廉自守,凸显“显官”身份与品行的对比。
参考文献
- 字义解析依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7卷第102页“显”字条、第3卷第891页“官”字条。
- 词义特征综合《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显官”词条及《中国官制大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相关释义。
- 典籍例证引自中华书局点校本《聊斋志异》(2018年)卷八、《明史》(1974年版)卷二百二十六。
(注:因古籍原版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版本;现代词典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在线版(需订阅访问),此处未提供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显官”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地位显赫、权势突出的高官,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 定义:指在政府或官僚体系中担任高阶职位的官员,通常具有显著的权力和社会影响力。
- 词源:“显”意为明显、突出,“官”指官职,合称强调官职的显要性。
2.语境解析
- 历史背景:古代文献中常用于描述位高权重的官员。例如《后汉书》提到“尚书显官皆出庸伍”,指尚书等高官来自普通士兵,突显其地位变迁。
- 社会属性:多用于强调官员的身份尊贵或家族显赫,如“显官子弟”指向公卿家族的后代。
3.近义词与用法
- 近义词:达官、显宦、权贵。
- 现代适用:当代语境中较少使用,但在历史、文学作品中仍保留其古典色彩。
4.权威出处
- 汉典:定义为“达官;高官”。
- 查字典:补充解释为“政府机构中地位显赫、有权势的官员”。
如需查看更多历史用例(如《三国演义》等),可参考相关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鸾尾白兔记吧台兵簿逼问不作死就不会死财器拆穿炒金程级赤角冲齓除隧定身法番寺奉浼浮粮负米官僚资本官狱沽名钓誉还质合离红窗迥后福坏裳为裤怀珠抱玉荒秽建陈将离脚钩焦了尾巴梢子羁仆疾世酒贼啃声浪度连台本戏灵桃梨顋美论眉毛胡子一把抓苗裔喃喃喏喏篇统遣将徵兵潜精惸鳏期勖权重股容积融流柔服山海关失涎顺随嗣封私有制度桃红柳绿颓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