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璯弁的意思、璯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璯弁的解释

古代官员的一种帽子,冠缝饰玉。代称百官。《南齐书·王融传》:“百神肃惊,万国俱僚,璯弁星离,玉帛云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璯弁(huì biàn)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专指古代一种装饰有玉饰的礼冠,具有鲜明的礼仪和文化象征意义。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单字释义

  1. 璯(huì)

    • 本义:指玉饰或玉器上的装饰部件。《汉语大字典》记载“璯”为“玉饰”或“冠饰”,特指镶嵌在冠帽上的玉片或珠饰。
    • 引申义:象征高贵身份,常见于贵族冠冕的装饰。
  2. 弁(biàn)

    • 本义:古代男子戴的一种皮质礼帽。《说文解字》释为“冕也”,后泛指正式场合的冠帽。
    • 分类:按等级分爵弁(文官)、皮弁(武官),是周代礼制的重要部分。

二、合成词释义

璯弁指以玉片、珠宝等镶嵌装饰的弁冠,属高级礼冠。其特点如下:

三、文献与考据

璯弁的形制可参考以下典籍:

  1. 《周礼·夏官》记载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璯冕”,郑玄注“璯”为“冠饰之缝中饰以玉”。
  2. 《后汉书·舆服志》描述帝王冕冠“系白玉珠为璯”,印证其材质与等级关联。
  3. 考古发现如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玉冠饰,为璯弁的实物佐证(参见《中国衣冠大辞典》)。

四、现代应用

该词现已罕用,仅见于古籍研究、古代服饰史及汉字文化考释领域。例如: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10: 1285.
  2.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 156.
  3. 孙机. 《中国古舆服论丛》. 文物出版社, 2001: 89-92.
  4. 周汛、高春明. 《中国衣冠大辞典》. 中华书局, 1996: 203.
  5. 故宫博物院. 《清代宫廷服饰》特展说明. 故宫博物院官网, 2019.

网络扩展解释

您查询的“璯弁”可能是“頍弁”的笔误。根据文献记载,“頍弁”一词出自《诗经·小雅》,具体释义如下:

1. 基本含义 “頍”指有棱角的帽子形态,“弁”是古代用白鹿皮制成的圆顶礼帽,合称特指一种前倾式冠冕。明代文献《玉玦记》曾用“頍弁”代指英雄人物,如“堂堂頍弁英雄汉”。

2. 文学出处 《頍弁》是《诗经》中讽刺周幽王的诗篇,通过宴会场景揭露统治者暴戾失德、疏远亲族的行为。诗中“有頍者弁,实维伊何”以冠冕起兴,暗喻礼制崩坏。

3. 延伸意象 该词常与“茑萝依附松柏”的比喻结合,表达对君子品德的仰慕,如“未见君子,忧心弈弈”展现忧思之情。后世也引申为对礼制或尊贵身份的指代。

若需进一步了解《頍弁》全文及赏析,可参考《诗经》相关注本或文学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堵如故拔缝百媚千娇杯酒交好变天账逼脇驳回蚕网草表搽画城头子路赤露初生之犊寸步难移村胥逮亲大兄番乐宫簟关东平原丱岁柧棱姑娘儿红样荒醉懽忻鼓舞灰身火焰草架累计斗负才惊觉金鼓谅情料面六郡里胥利州帖猛急面雪前家儿屈就羣灵颯颯扇对首参四姓小侯酸柔韬默天牝挑得篮里便是菜怗马闻雷无干凈物华无事处无適无莫瑕恶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