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临深履尾的意思、临深履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临深履尾的解释

语出《诗·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易·履》:“履虎尾,咥人,凶。”后以“临深履尾”喻危险恐惧。 葛洪 《抱朴子·诘鲍》引 晋 鲍敬言 《无君论》:“王者临深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将何为惧祸及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临深履尾”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ín shēn lǚ wěi,其核心含义是比喻处于危险恐惧的环境中,常用来形容极度谨慎或面临双重威胁的处境。

详细解释:

  1.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融合了《诗经·小雅·小旻》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意象,以及《周易·履卦》“履虎尾,咥人,凶”(踩到虎尾会被咬,象征凶险)的危机感。晋代鲍敬言在《无君论》中引用此语,描述君王治国时“临深履尾”的危惧状态。

  2. 释义与用法

    • 字面义:如同站在深渊边缘,又像踩到猛虎尾巴。
    • 引申义:强调双重危险叠加的极端情境,比“临深履薄”更具威胁性。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宾语或定语,用于比喻句,如“身处乱世,如临深履尾”。
  3. 近义词与延伸

    • 近义词:临深履薄、如履薄冰。
    • 差异点:“临深履尾”更突出具体危险(如深渊、虎尾)的双重压迫感,而“临深履薄”侧重谨慎态度。
  4. 例句参考
    《抱朴子·诘鲍》引鲍敬言论:“王者临深履尾,不足喻危。” 形容统治者面对危机时的极度警惕。


该成语通过生动的自然与动物意象,刻画了身陷险境的心理状态,兼具文学性与警示意义。若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诗经》《周易》原文或晋代文献中的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临深履尾

“临深履尾”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接近陷入困境,即将陷落或失败的边缘。这个成语可以分解为“临”、“深”、“履”和“尾”四个部分。

其中,“临”是指接近,靠近的意思;“深”是指深入,陷入的意思;“履”是指踩踏,踏上的意思;“尾”则是指尾部,表示接近尽头。

来源和繁体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襄公十九年》:“今之临危若履薄冰者何如?薄冰,即将尾。”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临深履尾”的形式。

在繁体字中,这个成语的写法为「臨深履尾」。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成语的写法常常有所不同。以《说文解字》为例,其中的文字解释为:

臨:靠近也。从人從。从一口从。三十日夜行一夜。至太陰位。象其昧冥也。

深:密也。从水从罙。

履:行也。从止復省。

尾:终也。从尸从毛,象履者後迹。

这种古时候写法的成语可以更加深入地展示每个字的意思和构造。

例句

1. 这个政府的腐败已经临深履尾,即将崩溃。

2. 在关键时刻,他接近失败的边缘,临深履尾。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深入骨髓、明哲保身、履险如夷。

近义词:临近灭亡、岌岌可危。

反义词:立于不败之地、安危与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