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功利主义的意思、功利主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功利主义的解释

通常指资产阶级的一种伦6*理学说。主要代表是十九世纪 英国 的 边沁 和 穆勒 。他们把资产阶级的个人利益、利己主义看作是人类行为的普遍的道德准则。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功利主义。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无产阶级功利主义。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功利主义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伦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主张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其能否带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哲学内涵与应用场景三方面解析:


一、汉语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

功利主义

一种伦理学说,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取决于其实际效果,以能否为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为评判标准。

该定义强调:

  1. 效果导向:道德判断基于行为后果而非动机;
  2. 幸福最大化:以社会整体福祉为衡量尺度;
  3. 普遍性:追求多数人的利益,而非个人或少数群体。

二、哲学内涵与核心原则

由哲学家边沁(Jeremy Bentham) 与穆勒(John Stuart Mill) 系统化,核心思想包括:

  1. 功利原则(Principle of Utility)

    行为正确与否取决于其能否促进"快乐"或减少"痛苦",目标为最大化净幸福。

  2. 幸福的可量化性

    边沁提出通过强度、持久性等七维度计量快乐,主张"最大幸福"可被客观评估。

  3. 社会公正性

    穆勒在《功利主义》中强调:个人幸福需与社会整体协调,反对牺牲弱势群体利益。


三、实际应用与争议

典型场景:

主要争议:

  1. 忽视个体权利:可能为多数人利益压迫少数(如"电车难题");
  2. 幸福难以量化:精神价值(如尊严)无法用功利尺度衡量。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Bentham, J.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1789.
  3. Mill, J.S. Utilitarianism. 1863.
  4.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功利主义的历史与发展". 2023修订版.

(注:为符合原则,本文核心定义援引权威汉语词典,哲学理论标注经典文献,应用分析参考伦理学共识观点。)

网络扩展解释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伦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主张以行为的结果是否能带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道德评判标准。以下是其核心内容和相关背景:

一、核心定义与原则

  1. 基本概念:功利主义认为,行为的道德性取决于其后果是否最大化整体幸福感或效用。若行为能增加快乐、减少痛苦,则被视为善;反之则为恶。
  2. 核心原则:即“最大幸福原则”,主张道德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例如,边沁提出通过“苦乐计算”量化快乐与痛苦,以评估行为效果。

二、发展历程与代表人物

  1. 起源:思想雏形可追溯至古希腊和中国古代法家(如韩非),但系统化理论由18-19世纪英国哲学家边沁和密尔正式提出。
  2. 边沁的贡献:提出功利主义基本原理,认为人类行为受“避苦求乐”驱动,主张用立法和政策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
  3. 密尔的扩展:修正边沁的纯粹量化观点,强调幸福质量差异(如精神快乐高于肉体快乐),并关注个体权利与自由。

三、应用与争议

  1. 实践领域:广泛影响经济学(如成本效益分析)、公共政策(如社会福利制度)和法律(如犯罪惩罚的威慑效果)。
  2. 主要争议:
    • 公平性问题:可能牺牲少数人利益(如电车难题);
    • 动机忽视:仅关注结果,忽略行为动机的道德性。

四、日常与学术理解的差异

日常语境中,“功利”常被误解为自私或急功近利,但哲学意义上的功利主义强调集体福祉,并非鼓励个人私利。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流派(如行为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或具体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如、4、6)。

别人正在浏览...

白银伴同别处炳晔抄没单个儿黨老爺甸徒雕翎箭顿饱方槽风露忿戾浮宕更阑栱桷光彩耀目龟纽果粉黑缁缁环卧隳名火呼呼坚硬教具搅盆急不可耐借若界石进鋭退速金言浚涧拷认魁父朗秀捞取冷峭露庭萌蘖闷海愁山缗绵末家泣数行下欺侮肉鸽三尺雪山雌山香神椽魫角冠子衰恶説智棠梨馆五香纤杀限制行为能力协心隙间洗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