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桓桓的意思、桓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桓桓的解释

[mighty;powerful] 威武的样子

桓桓于征。——《诗·鲁颂·泮水》

尚桓桓。——《书·牧誓》

详细解释

(1).勇武、威武貌。《书·牧誓》:“勗哉夫子!尚桓桓。” 孔 传:“桓桓,武貌。” 晋 陶潜 《命子》诗:“桓桓 长沙 ,伊勋伊德。” 唐 杜甫 《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鉞奋忠烈。” 仇兆鳌 注:“桓桓,武勇貌。” ********* 《和朱总司令<南泥湾>诗》:“桓桓虎賁士, 中华 好男子。”

(2).高大貌。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巖巖天柱,大矣 周山 之峰;桓桓地轴,壮哉 崑崙 之阜。”

(3).宽广、坦然貌。 宋 曾巩 《朝中祭钱纯老文》:“利害之际,人鲜能安。彼为惴惴,公独桓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桓桓是汉语中形容威武雄壮、气势盛大的叠词形容词,多见于古代文献或诗词,用以描绘人物、军队的英勇气概。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威武雄壮貌

    形容人或军队威严勇猛、气宇轩昂的状态。

    例:《诗经·鲁颂·泮水》:"桓桓于征,狄彼东南。"(形容军队出征时威武之态)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刚毅坚定貌

    引申为意志坚定、刚正不阿的品质。

    例:《尚书·牧誓》:"勖哉夫子!尚桓桓。"(勉励将士刚毅作战)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词源演变


三、用法特点

  1. 文学色彩浓厚

    多用于歌颂性文体,如碑铭、颂诗,常见于描述武将、军队或英雄人物。

    例:柳宗元《平淮夷雅》:"桓桓其珪,衮衮其衣。"(以服饰喻威仪)

  2. 现代使用场景

    当代多用于书面语、历史题材作品或成语化表达(如"桓桓赫赫"),口语极少使用。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在线查阅入口(注:需订阅访问)。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官网介绍页
  3.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点校本),出版社官网

(注:因古籍原典无直接网络链接,上述来源为权威出版方官网或公开学术平台,内容可靠性符合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桓桓”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huán huán,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1. 威武勇猛的样子
    这是该词的核心含义,最早出自《诗经·鲁颂·泮水》:“桓桓于征,狄彼东南。”,形容军队出征时气势雄壮。在《尚书·牧誓》中也有“尚桓桓”的记载,描述将士的勇猛。

  2. 引申为高大、宽广之意
    部分文献(如、5)提到该词可引申为高大的样貌或坦然的姿态,但此用法较罕见,主要依托于古汉语的语境。


语境与使用


相关扩展


“桓桓”是一个仅存于古汉语的叠词,核心意义为“威武”,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引申义。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诗经》《尚书》等经典文献,或查阅权威字典如《汉语大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墨白首为郎拔绝八言诗宾孟閟幽拨阮厕混唱谋宸赠导师點用蠹虫对同笃簌簌发功发顔复会国刑国主撼地摇天坏腹换约湖绿坚苦卓絶燋心继承法季候风扣算跨栏魁梧澜沧江累足成步裂纹六铢纱冒籍缅邈密约偷期奶茶囊赍鸥沙丕烈碁博起奸清明火伤悴设疑事端石架视流率土宅心双梁鞋挑挞铜镘亡友委地物用戏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