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铜的意思、黄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铜的解释

[brass] 铜和一种基体金属(如锌,早先是用锡)组成的合金,通常是黄色的,比铜硬而强度大并具有延展性;特指主要由铜和锌按不同比例(如铜二锌一),有时有少量其它金属做成的合金

详细解释

古代指一种黄色的铜。今多指铜和锌的合金。《神异经·中荒经》:“西北有宫,黄铜为墻,题曰地皇之宫。” 唐 李贺 《贵主征行乐》诗:“奚骑黄铜连锁甲,罗旗香榦金画叶。”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铜》:“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黄铜是以铜和锌为主要成分的合金,传统定义中锌含量低于45%的铜锌合金统称为黄铜,其色泽金黄,因早期制品颜色接近黄金而得名。该材料具有延展性高、耐腐蚀性强、导电导热性能稳定的特点,在工业生产与文化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成分与特性

根据《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记载,普通黄铜通常含铜60%-90%、锌10%-40%,通过调整比例可获得不同硬度与延展性。特殊黄铜会加入铅、锡等元素,例如含铅1%-3%的铅黄铜可提升切削加工性能。《金属材料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指出其密度约为8.5-8.8g/cm³,熔点介于900-940℃,维氏硬度范围在80-200HV。

工业应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3)载明,黄铜被广泛用于制造阀门、轴承等机械零件,钟表行业常使用含锌18%-20%的合金制作精密齿轮。含锡量达1%的锡黄铜因耐海水腐蚀,在船舶制造业被列为标准用材。电子工业则偏好含铜65%的黄铜制作导电元件。

文化象征

《中华民俗文化大观》(中华书局,2019)收录了黄铜在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明清时期“黄铜锁”作为家族传承信物被载入地方志,藏传佛教法器多用鎏金黄铜铸造。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乾隆款掐丝珐琅黄铜香炉,印证了其在古代礼器制作中的重要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黄铜是由铜(Cu)和锌(Zn)组成的合金,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独特的物理特性。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定义与成分

黄铜是以铜为基体、锌为主要添加元素的合金,锌含量通常在3%-45%之间。根据成分不同,分为两类:

2.物理特性

3.应用领域

黄铜因导电、导热性优良且耐腐蚀,被广泛用于:

4.历史与文化

古代文献中“黄铜”指代黄色铜材,如唐代《神异经》记载的“黄铜为墙”。现代定义则明确为铜锌合金。

5.其他特性

黄铜表面易氧化形成保护膜,延长使用寿命;其金黄色外观常被用于仿制黄金制品,但可通过密度和成分检测区分。

如需更完整的化学成分或工业标准,可参考材料学专业文献或行业手册。

别人正在浏览...

表用鼻中隔笔柱不教而杀不挠采粲潮满蚩尤大汉族主义打醉眼子丁坝钉紧断鴈風魔風衢浮思刚捷感想勾批勾挑酤酿汉军缺寒寠虹吸胡臭揭不开锅借交报仇积愤汲引忘疲勌勤孔嘉琅当淋漓尽致茫乎耐饱偶俪辔衔劈心里轻薄少年青连钱热脑晒田鼠窜蜂逝説不上来司庖诵持搜身讨头土堡微忽薇蕨逶靡卫青暐映恶杀铦钢小末尼写仿胁惧泻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