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庭的意思、黄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庭的解释

(1).指《黄庭经》。道教的经典著作。 唐 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诗:“ 山阴 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宋 苏轼 《留题仙都观》诗:“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復诵《黄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曩所授《黄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

(2).指 晋 王羲之 书写的《黄庭经》法帖。 宋 秦观 《春日》诗之四:“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曹娥》《乐毅》,尚有蹊径可寻,至《兰亭》《黄庭》,几莫知其端倪矣。”

(3).指中央。《黄庭内景经》 务成子 题解:“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方向呵,镇黄庭,通紫极,子午坤乾。”亦特指脾。一说为体中的虚拟之所。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古人以黄庭为脾。不然也,黄庭有名而无所,冲气之所在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黄庭”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综合解释如下:

一、词源与基本含义

  1. 字面解析
    “黄”象征中央土色,代表中正之位;“庭”指空间或场所,合称意为“中央的空处”。道教经典《黄庭内景经》解释:“黄者,中央之色;庭者,四方之中”,既指天、地、人三才的中位,也对应人体脑、心、脾的中枢。

  2. 经典文献
    原指道教经典《黄庭经》,分《内景经》《外景经》,融合养生、医学与修炼理论,被视为丹道重要典籍。


二、道教与丹道中的核心概念

  1. 修炼位置

    • 下丹田说:脐下三寸(约丹田处),为结丹之所,象征“土位中央”。
    • 中丹田说:胸口正中深度约两三寸,是气机感应最敏锐的虚拟位置,亦称“规中”“庐间”。
    • 广义中枢:涵盖脑、心、脾等人体核心部位,强调“中空”与能量汇聚。
  2. 修炼意义
    黄庭被视为“胎息”关键,通过调节此处气机实现“息息归根”,是内丹术的核心。


三、文化与艺术中的延伸

  1. 书法名帖
    晋代王羲之曾书写《黄庭经》法帖,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作品。
  2. 文学意象
    李白、苏轼等诗人常以《黄庭经》喻指修道或超脱世俗,如“应写《黄庭》换白鹅”。

四、现代养生学价值

《黄庭经》将道教思想与古医学结合,提出“内观脏腑”等养生方法,对气功、中医理论有重要参考价值。


黄庭既是道教经典,也指人体修炼的核心位置,兼具文化、医学与哲学内涵。如需进一步了解《黄庭经》原文或修炼方法,可查阅、6、7的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黄庭

黄庭,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代表了丰富的意义和文化背景。下面将分别介绍黄庭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意思

黄庭指的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心灵世界,也可以理解为灵感之源。这个词语在文学创作中常被用来描绘作家或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拆分部首和笔画

黄庭由“⻤”和“广”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是左右结构的部首,表示“肉”,“广”是上下结构的部首,表示“广大”。

黄庭的拼音是“huáng tíng”,由两个汉字一共包含14个笔画。

来源

黄庭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德充符》一章:“故曰:‘黄庭化声,言鸡如言人;青梅化声,言兔如言人;白雪化声,言狗如言人;黄锺化声,言象如言人’。”这里黄庭被用来比喻人的言辞与动物相似,突显了隐喻的意义。

繁体

黄庭的繁体字是“黃庭”,只是简化了“广”字的横折,保留了原始汉字的形态。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黄庭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根据字形演变的规律,古代的黄庭可能写作“黃庁”、“黃厅”等。

例句

1.他的创作充满了黄庭的才华和创造力。

2.他的言辞就像黄庭声化的动物一样动人。

组词

1.黄庭心灵:表示一个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内心世界。

2.庭院:指房屋周围种植的花木草地或院子。

近义词

1.灵感:指艺术家或创作者的创作灵感。

2.才情:表示某人在某个领域有超凡的天赋和技巧。

反义词

1.平庸:指没有特别才能或创造力的。

2.普通:表示一般,与特殊、非凡相对。

别人正在浏览...

谙详巴比伦跋山涉水碧脆冰语嬖艳播厥不羁之民尘累斥正摧怆德操东墙犯证父舅服义甘拜下风官都光价官俳寒林笋出壕壍咶咶叫荒憬宦裔晖如迹地襟怀磊落今上官家禁甬鸡栖凤巢九弄巨槛抗心馈赐两泪汪汪龙逄美艳木偶母仪难进抢地前文骑马乘舟劬録髯苏哨遍设化蜃醢身品水星舒展私门子速胜网渔具吴娘小伯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