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木的意思、材木的详细解释
材木的解释
可作木材的树;木材。《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汉书·匈奴传下》:“ 匈奴 有斗入 汉 地,直 张掖郡 ,生奇材木,箭竿就羽,如得之,於边甚饶。” 唐 元稹 《估客乐》诗:“大儿贩材木,巧识栋梁形。”《元典章·户部九·立社》:“富家能自置材木者令自置,如贫无材木,官为买给。”
词语分解
- 材的解释 材 á 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材料。教(刼 )材。素材。题材。就地取材。 能力,资质:材干(刵 )。大材小用。因材施教(刼 )。 棺木:寿材。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木的解释 木 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呆笨:木鸡。
网络扩展解释
“材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基本含义
“材木”指可用于建筑或制作器具的木材,即树木经砍伐后形成的原材料。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到:“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强调合理伐木能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
2.词义延伸
- 字源解析:“材”为形声字,从木、才声,本义即木材(如《说文解字》中“材,木梃也”)。
- 广义材料:除木材外,也可泛指其他原料或资源,例如《元典章》中记载“贫无材木,官为买给”,体现其作为基础材料的属性。
3.比喻用法
在成语中,“材木”可比喻人才或事物的品质,如“大材小用”中的“材”即借指人的能力。但此用法较引申,需结合语境理解。
4.现代关联
现代汉语中,“木材”一词更常用(如《汉典》解释“木材”为加工后的木质材料),而“材木”多见于古籍或特定语境,如历史文献、诗词引用等。
“材木”以具体物质含义为核心,兼具语言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林业制度或词语演变,可参考《孟子》《汉书》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材木是指用于建筑、制作家具和其他木制品的木材。拆分部首是木和攵,笔画数为7。材字的来源是古代人们将木材放置在室内,用以保存和保护。材木的繁体写法为材木,没有变化。在古时候,材字的写法与现在相同。一个例句可以是:这家具是用高质量的材木制成的。组词有木材、木材市场、进口木材等。近义词可以是木料、木头,反义词可以是金属材料。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