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备御的意思、备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备御的解释

(1).见“ 备御 ”。

(2).充当裁决者。《楚辞·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 咎繇 使听直。”


亦作“ 备御 ”。防备。《国语·周语下》:“将民之与处而离之,将灾是备御而召之,则何以经国?”《左传·昭公三十年》:“以敝邑居大国之间,共其职贡,与其备御不虞之患,岂忘共命!”《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又劝 权 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 曹公 不能下而退。” 宋 苏舜钦 《赠太子太保韩公行状》:“使齎手詔问攻守方略,公画备御之策甚详。” 清 王韬 《弢园文录·变法中》:“ 中 西同有备御,而彼之炮臺、水雷,独擅其胜。”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备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以下为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备御(拼音:bèi yù)由“备”(准备、预先安排)和“御”(防御、抵御)组成,核心含义是“做好准备以应对危险或困难”,常用于描述军事防御、灾害预防或日常危机应对。

二、古籍出处与扩展含义

  1. 防备与防御

    • 《国语·周语下》提到“将灾是备御而召之”,强调通过防备减少灾害影响。
    • 《左传·昭公三十年》记载“与其备御不虞之患”,指应对突发危机的策略。
  2. 特殊语境中的“裁决者”

    • 《楚辞·九章·惜诵》中“俾山川以备御兮”将“备御”引申为“充当裁决者”,但此用法较为罕见。

三、用法与示例

四、相关例句

如需更多古籍原文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国语》《左传》等文献,或查阅词典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备御(bèi yù)这个词的意思是准备防御或保卫。它可以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贝”和“彑”,拼音分别是bèi和yì,其中“贝”为左边的部首,而“彑”为右边的部首。根据笔画计算,备御这个词共有14画。 备御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在《周礼·地官司徒·大备》一书中,备御被用来指军队的准备和武装。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备御可以写成“備御”,其中“备”使用了“卑”和“八”的组合,而“御”则是由“彳”和“乳”的组合形成。 以下是备御的例句: 1. 在战争即将爆发之际,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备御工作。 2. 城墙的构筑是为了备御外敌的入侵。 与备御相关的组词有备战、备用、备件等。备战指的是准备战斗,备用指的是备用的物品或设备,备件指的是备用的零部件。 备御的近义词可以是防卫、保卫等,反义词可以是进攻、进取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