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触诊的意思、触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触诊的解释

[palpate] 触摸检查;触摸探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触诊(chù zhěn)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之一,指医生通过手指或手掌直接接触患者体表部位,感知其温度、湿度、弹性、波动感、压痛、肿块等物理特征,以评估脏器或组织状态的诊断技术。该术语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含义强调“通过触摸进行诊察”的动作与目的。

一、汉语词典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触诊定义为:

触诊:医生用手指或手掌在病人身体上触摸按压,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二、医学专业释义

在临床医学中,触诊需结合解剖学与病理学知识,具体分为两类:

  1. 浅部触诊法

    轻压体表(深度约1-2厘米),用于检查皮肤温度、皮下结节、浅表淋巴结等。

  2. 深部触诊法

    施加较大压力(深度≥4厘米),包括深压、滑动、冲击等手法,用于评估腹腔脏器、深部肿块及压痛反应。

    来源:葛均波, 徐永健. 《内科学》(第9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2-15.

三、临床意义与操作要点

触诊可发现脏器肿大(如肝脾异常)、异常包块(性质、边界、活动度)、波动感(积液)及反跳痛(腹膜刺激征)等关键体征。操作需遵循:

四、权威定义延伸

《诊断学大辞典》进一步阐释:

触诊的可靠性依赖医生触觉敏感度与经验积累,是视诊的深化补充,尤其在腹部疾病诊断中不可替代。

来源:陈文彬. 诊断学大辞典[M]. 华夏出版社, 2004: 89.

网络扩展解释

触诊(Palpation)是医学体格检查中的一项基本手法,通过医生用手触摸或按压患者体表特定部位,结合触觉感知来判断器官、组织的形态、位置、质地、温度、活动度等特征,从而辅助诊断疾病。

关键要点解析:

  1. 核心原理
    利用手部(尤其是手指和掌面)的触觉灵敏度,感知皮下组织、肌肉、器官等结构的异常变化,如肿块、压痛、波动感、摩擦感等。

  2. 主要类型

    • 浅部触诊:轻压体表(约1-2厘米深度),用于检查皮肤温度、湿度、浅表肿块或压痛。
    • 深部触诊:施加较大压力(可达5-8厘米),评估腹腔脏器(如肝、脾、肾)的大小、形态,或探测深部病变(如肿瘤)。
  3. 常见应用场景

    • 腹部检查:判断肝脏边缘、脾脏肿大、阑尾压痛点(如麦氏点)。
    • 淋巴结检查:触诊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是否肿大。
    • 心血管系统:触摸脉搏强弱、心尖搏动位置。
    • 骨科:检查骨折断端、关节活动度或肿胀。
  4. 操作要点

    • 患者需放松,采取适当体位(如仰卧位触诊腹部)。
    • 医生手部保持温暖,动作轻柔,避免突然加压。
    • 结合患者反应(如压痛表情)综合判断。
  5. 局限性
    触诊结果受医生经验、患者体型(如肥胖者腹部触诊困难)等因素影响,通常需结合叩诊、听诊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进一步验证。

示例说明:

若医生触诊右上腹发现肝脏质地变硬、表面不光滑,可能提示肝硬化;触诊乳腺时感知边缘不规则的硬块,则需警惕乳腺癌可能。这种检查方法因其简便、即时性,至今仍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基础。

别人正在浏览...

按扣骜然百家边圻裨赞城陬持学持颐垂殆电阻率跕班兜兜裤儿亸剥恶衣恶食恶札法部非道飞翔黼幄附小港埠骇遽荒伧慧觉缴收缴消矜疑金玉满堂朘薄礼察励节灵闺领裌柳黄茅盾眉睫之祸溟池跑狗场潜涉千万买隣黔劓七耀全士日积月聚阮家会扫边神运石猴收胔术业随仇擡奖檀栾体贴微要梧邱之魂兀谁狎竞西北大学息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