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皇纲的意思、皇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皇纲的解释

(1).谓三皇五帝的纲纪。《文选·班固<答宾戏>》:“廓帝紘,恢皇纲。” 吕向 注:“言开大五帝三皇之纲纪也。”《后汉书·崔駰传》:“古者阴阳始分,天地初制,皇纲云绪,帝纪乃设。”

(2).朝廷的纲纪。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在 汉 之季,皇纲幅裂。” 唐 杜甫 《北征》诗:“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皇纲不振,大宇中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皇纲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色彩的复合词,由“皇”与“纲”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代帝王统治国家的法度与纲纪体系。以下从词义分解、历史演变、用法举例三方面解析:

  1. 词义分解

    “皇”本义为“大”“君主”,引申为与帝王相关的事物;“纲”原指渔网的总绳,后比喻国家治理的核心规范。组合后,“皇纲”特指帝王维系政权、管理社会的根本制度,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中“皇纲解纽”即指国家法度崩坏。

  2. 历史演变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尤其在描述政权兴衰时强调法度存续。例如《晋书·宣帝纪》称“匡辅皇纲”,指维护帝王统治体系。唐代后逐渐演变为对正统皇权的代称,如杜甫《北征》中“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隐含对“皇纲”复兴的期许。

  3. 用法举例

    • 本义用法:指具体制度体系,如《宋书·武帝纪》:“皇纲弛而复张。”
    • 引申用法:象征政权合法性,如《旧唐书》载“皇纲不振,国步斯艰”,喻指统治权威衰落。

参考来源:词义解析综合《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及《辞源》(第三版)释义,历史用例引自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

网络扩展解释

“皇纲”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层面的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皇帝的法纲
    指君主制定的统治规则和法度,是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强调权威性和严肃性。例如《三国演义》中提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即指朝廷纲纪的崩坏。

  2. 三皇五帝的纲纪
    部分古籍将其追溯至上古时期,认为“皇纲”是三皇五帝时代治理天下的原则,如《文选·班固〈答宾戏〉》中“廓帝纮,恢皇纲”即强调对古代纲纪的继承。


二、详细解释

  1. 统治规则
    包括君主权力与义务、臣民责任等,是封建国家维持秩序的基础。例如唐代杜甫《北征》中“皇纲未宜绝”,即指国家法度不应断绝。

  2. 朝廷纲纪
    特指王朝的治理体系,如晋代陆机《答贾长渊》诗“皇纲幅裂”,描述汉末朝廷纲纪的分崩离析。


三、使用场景

  1. 历史文献
    多用于描述君主制国家的法律或统治危机,如《桃花扇》中“皇纲不振,大宇中倾”。
  2. 比喻引申
    现代语境中可比喻组织或团体的核心准则,例如“企业皇纲”指公司文化或规章制度。

四、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捱三顶五白报崩褫冰河时代簸运部门岑石刬内愁烟垂直线词训寸铁挫骨扬灰粗险大举诞恣倒坐玷秽调度底绥法见粉皮涪沤赋物羹臛耿命工作间刮剌剌汗马之劳横草不动,竪草不拿昏朦降敕江州车叫天子桀俊金铤记忆连更晓夜利通直六一老骡车蒙葺命旅命中木作念殃女秀才贫褊襦袴歌三巡石坎四倒通称土生土长剜刺挑茶微秩蠁虫相仇先我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