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泛区的意思、黄泛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泛区的解释

黄河 泛滥区域。一般指1938年6月 河南省 郑州市 附近的 花园口 堤岸遭到破坏后的受灾地区。其时 黄河 水沿 贾鲁河 入 颍河 及 西淝河 注入 淮河 ,淹没 河南 、 安徽 及 江苏 三省所属四十四县。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一过 黄 泛区,水茫茫。陷泥过膝及腰腹,人马欲渡川无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黄泛区是“黄河泛滥区域”的简称,主要指历史上因黄河决堤或改道而形成的受灾区,具体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

一、狭义定义(特指1938年事件)

1938年6月,国民党为阻止日军进攻,炸毁河南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导致洪水沿贾鲁河、颍河等注入淮河,形成跨越豫、皖、苏三省44县的黄泛区。此次事件直接造成85万人死亡,390万人流离失所,并引发1942年河南大饥荒。电影《一九四二》即以该事件为背景。

二、广义定义

泛指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泛滥的区域,主要涉及豫东(商丘、开封等)、皖北(阜阳、宿州等)、苏北(徐州、淮安等)、鲁西南(菏泽、济宁等)等地。这些地区因长期受黄河泥沙淤积和洪水侵袭,土地盐碱化严重,农业生产力低下,形成了独特的中原官话文化圈。

三、历史影响

  1. 生态灾难:洪水导致耕地被毁,形成长达8年9个月的沼泽地带。
  2. 社会动荡:大量灾民逃荒,催生了流民现象和地区偏见。
  3. 战后重建:1951年国家在河南西华、扶沟建立黄泛区农场,通过治理逐渐恢复生产。

数据补充:据记载,黄河历史上决口1500余次,改道26次,每次改道均形成新的黄泛区。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黄泛区》的意思

《黄泛区》是指河流流域内的河道堆积产生的黄土沉积区域,也称为黄土高原。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河流在流经一定地区造成的河道堆积现象。黄泛区通常位于河流下游,土壤呈现黄色,由于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汉字源流字典》,《黄泛区》中的字的部首和笔画如下:

黄 - 部首:⺤ (黄部)、笔画:11

泛 - 部首:氵(水部)、笔画:8

区 - 部首:阝(阜部)、笔画:4

来源和繁体

《黄泛区》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时候人们发现河流会经过一段时间流经的地方造成黄土沉积,就称之为“黄泛区”。《黄泛区》一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黃泛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会有一些变种,根据历史记载,我们可以推测《黄泛区》在古代的汉字写法可能是「黃泛區」。

例句

1. 河流从山区流经黄泛区,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农业资源。

2. 黄泛区的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小麦和玉米。

组词

1.黄土: 指在黄泛区域形成的富含黏粒的土壤。

2.河谷: 河流流经黄泛区域时形成的河谷地带。

3.沉积: 河流在流经黄泛区时将携带的泥沙沉积在周边地区。

近义词

1.黄土高原

2.黄河流域

3.黄土地

反义词

1.绿洲

2.丘陵地带

3.黎明

别人正在浏览...

抱德报录人鞁乘表决权补发残酌抽肠醇和大说雕虚滴滴嗒嗒诋诃顶头定弦阸限房行凤尾绫戈波孤藏簋实豪伟横床泓浄后厦画日笔徽絃扈狩嘑吸贾盗交明积愁精力酒经敛唇履屐冒充闷倦乾姜迁居晴牕权枉挼摖三思而后行塞耳盗钟弞杻神巫市狙失黏书殿俗众太学檀板听谗厅堂推算秃歪剌土型稳靠仙洲小商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