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ubt;suspect;scepsis] 心中存疑
我怀疑这些事实能否给他作证
怀疑推销员的动机
心有所疑;疑惑。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子犹怀疑,求之明据。”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九:“但人君位号,岂容降改。闻之天下,孰不怀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我有一件事,怀疑了许久,要问大哥。” 赵树理 《三里湾·汇报前后》:“ 菊英 怀疑这些分单是假的。”
“怀疑”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多层面的含义和用法:
1. 基本定义
2. 语境中的差异
3. 程度区分
4. 特殊用法
5. 近义辨析
反义词:信任、确信、笃定
常见搭配:
注:该词在不同方言中可能有引申义,如粤语“我怀疑紧…”可表达“我正在考虑…”。
怀疑(huái yí)是指对于某个事物或是某个人的真实性或可靠性表示不确定或有所疑惑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是对于事实、真相的怀疑,也可以是对他人的怀疑,或者对自己的怀疑。
怀疑的部首拆分为"心"和"一",部首在汉字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心"意味着与情感、心理相关,"一"则代表了怀疑这一心理状态形成的原因或根源。
怀疑的总笔画数为12,其中心的部首"心"部分占6画,一部分占1画,共计12画。
《怀疑》一词的意思最早出现在《庄子·内篇·尧曰》中,用于描述尧帝对于人们行为动机的怀疑。后来逐渐扩大为表示对事物真实性和可靠性的疑惑的意思。
怀疑的繁体字为「懷疑」。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怀疑的"疑"字用的是代表手臂的"臂"字,表示心中犹豫、摇摆不定的状态。此写法强调了人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和决策过程。
1. 我对他的说法抱有怀疑,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确认。
2. 他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
3. 老师始终怀疑他的作业是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1. 怀疑心理
2. 怀疑态度
3. 怀疑对象
4. 怀疑证据
5. 怀疑真实性
1. 疑惑
2. 怀疑不定
3. 怀疑不安
4. 怀疑不信任
确定、相信、信任、确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