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闻诊的意思、闻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闻诊的解释

中医学名词。望、闻、问、切四诊之一。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言语、呼吸、咳嗽、呻吟等声音变化,后者凭嗅觉辨别病人的口气、体气和排泄物的气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闻诊是中医学"望闻问切"四诊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医师通过听觉和嗅觉收集患者病征的诊断方法。该术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难经·六十一难》中被明确列为"神圣工巧"四诊中的第二位。

从诊断学构成来看,闻诊包含两大核心要素:

  1. 听声辨音:包括语言气息的强弱、咳嗽的闷浊、呕吐的声响等。清代《医宗金鉴》记载"语言呼吸,应以中和为贵",异常如谵语多属热证,郑声则为虚证。
  2. 嗅味察疾:通过体味、口气、分泌物气味的异常判断病症。明代《景岳全书》特别强调口气浊秽多与胃肠积热相关,而带下腥秽则提示下焦湿热。

现代中医临床将闻诊细化为20余项观察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咳嗽音质、肠鸣音等声学特征,以及汗液、痰液、二便等物质的气味属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明确规定,闻诊结果须与问诊、脉诊相互印证方可确诊。

在典籍传承方面,《伤寒论》记载的"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便是运用闻诊辨喘证的经典案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最新版《中医诊断学》指出,现代声谱分析技术已能辅助医师量化分析声频特征,但人工闻诊的经验判断仍不可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

闻诊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指医生通过听觉和嗅觉诊察患者声音与气味的变化,从而判断病情。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定义与核心方法

闻诊包含两方面:

  1. 听声音
    诊察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等声响。例如:声音高亢多属实证,低弱多属虚证;情志导致的嗳气声调响亮,宿食引起的则低沉。
  2. 嗅气味
    辨别患者口气、分泌物(痰、涕等)、排泄物(大小便、汗液)及病室气味。如口臭提示胃热,尿臊味多见于水肿晚期。

二、临床意义

三、历史地位

闻诊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难经》将其列为四诊之一,扁鹊等名医通过“听声”辅助诊断。中医认为五声(呼、笑、歌、哭、呻)与五脏相关,声音气味的变化反映脏腑功能状态。

四、现代应用

闻诊需结合其他三诊综合判断,例如结合舌脉诊断寒热虚实。普通人也可通过观察异常气味(如口臭、排泄物异味)初步了解健康状况,但需专业医生进一步分析。

闻诊是中医通过感官收集疾病信息的关键手段,体现了“司外揣内”的诊断思想。

别人正在浏览...

波斯枣长峦诚质灯会玷渎风雪夜归人愤愧佛门恭素广播段锢寝薅田贺年红莲幕画帘皇历涣渥欢休户止加官进爵江浔槛花笼鹤交通沟接论借水行舟季末矜怛兢怀举桉巨祸两税户连叶离坚合异零度路人甲玛尔噶蓦的怒恚旁转浅淡青鴍起迁曲为之防仁风入蜀记散赐省郎首窜受私霜液书滴戍旌私微俗尘探篹徒役王轨微婉乌笙仙障